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初步定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Zhang Shi-chao

作者: Zhang Shi-chao 1 ; 张世超 2 ; Wang Ying-zhe 1 ; 王英哲 1 ; Jin Yan 1 ; 金艳 1 ;

作者机构: 1.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118

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长春130124

关键词: 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基因;分子标记;遗传距离

会议名称: 第六届全国草业科学研究生论坛

主办单位: 中国草学会

页码: 00001067-00001071

摘要: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不育系MS-GN-1A为母本,恢复系MS178为父本组合构建BSA分离群体,获得的F1代均表现为雄性可育,在大田种植了221株F2代群体单株,盛花期将花粉颗粒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统计出,不育的F2代株数为57,可育F2代株数164,并没有观察到半不育植株.将所有植株划分为可育和不育两组,并构建可育和不育DNA混池,混池DNA从可育和不育植株组DNA中各随机抽取20个样品,以此对恢复基因定位.随机挑选160对已知的四倍体苜蓿SSR引物扩增基因池DNA,获得2个具有多态性的分子标记,分别是Mt2c12、AW166,初步定位Rf基因在类群Composite5上.将类群Composite5上的所有引物进行合成,进一步进行引物筛选,最终获得4个具有多态性的标记BI68、Mt2c12、BG267和AW776153,遗传距离分别为19.0、20.9、44.6和72.1cM.

分类号: S541.035

  • 相关文献

[1]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初步定位. 张世超,王英哲,金艳,陈晶晶,王莹,徐博. 2018

[2]基于BSR-Seq对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相关基因的定位分析. 周仂,王英哲,徐博,谭晶,徐安凯. 2019

[3]主要农作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研究进展. 赵国龙,林春晶,金东淳,张春宝. 2020

[4]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SSR标记. 赵丽梅,王玉民,孙寰,赵洪锟,程延喜,彭宝,王曙明,张伟龙,董英山. 2007

[5]大豆杂交种杂交豆1号选育报告. 赵丽梅,孙寰,王曙明,王跃强,黄梅,李建平. 2004

[6]田间开放条件下大豆不育系制种技术研究. 王曙明,王跃强,李建平,李茂海,孙寰,赵丽梅,张宝石. 2010

[7]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套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BAC文库的构建. 费晓艳,赵洪锟,刘晓东,宋任涛,李启云,董英山. 2011

[8]杂交豆2号选育及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彭宝,赵丽梅,王曙明,程砚喜,孙寰,王跃强,李建平,张伟龙. 2008

[9]杂交大豆吉育609选育及栽培要点. 彭宝,张春宝,严昊,张井勇,张伟龙,赵丽梅,张伟,赵鑫. 2016

[10]杂交大豆吉育606选育及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彭宝,张伟,张春宝,闫昊,李宏来,赵丽梅,张伟龙,张井勇. 2013

[11]杂交大豆吉育610选育及栽培要点. 彭宝,赵丽梅,张井勇,闫昊,张春宝,张伟,张伟龙,王鹏年,丁孝羊. 2017

[12]大豆杂交种杂交豆3号选育报告. 彭宝,赵丽梅,张伟龙,张井勇,孙寰,王曙明,李建平,李茂海. 2010

[13]大豆杂交种杂交豆5号选育报告. 彭宝,张连发,张伟龙,赵丽梅,张春宝,赵晓明,张井勇,孙寰,徐亚杰,路明鉴. 2011

[14]父母本不同行距配置对昆虫授粉效率的影响. 张伟龙,张伟,徐长洪,王鹏年,赵丽梅,吴兴宏,丁孝羊. 2017

[15]杂交大豆吉育611选育及栽培要点. 彭宝,张春宝,张伟,闫昊,张井勇,赵丽梅,林春晶,王鹏年,丁孝羊. 2019

[16]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在大豆常规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王曙明,郑宇宏,孟凡凡,范旭红,王跃强,张云锋,张宝石. 2010

[17]杂交大豆新品种吉育607选育报告. 彭宝,张伟龙,张井勇,张春宝,闫昊,张伟,赵丽梅. 2013

[18]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研究进展. 陈智华,赵丽梅,许志茹,张春宝. 2013

[19]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Rf3的定位. 贾顺耕,郭凤兰,林春晶,孙妍妍,张颖,雷蕾,彭宝,赵丽梅,张春宝. 2021

[20]42个苜蓿品种间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孙卉,朴政玉,曲柏宏,孙祎龙.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