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何天久
作者: 何天久 1 ; 夏锦慧 1 ; 邓禄军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25
关键词: 马铃薯;栽培模式;产量积累;植株形态
会议名称: 2021年中国马铃薯大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00000320-00000327
摘要: 贵州冬作马铃薯生产中,春旱和低温弱光逆境发生频繁,严重影响单位产量.研究了当前生产中应用较多的稻草包芯、黑膜覆盖、膜上覆土等栽培模式对不同逆境条件下冬作马铃薯植株生长与产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逆境条件下,各处理产量降低,最高达到52.27%;正常条件下,块茎鲜重、块茎干重与株高、地上茎鲜重、叶干重正相关(P<0.05),与根鲜重、根干重负相关(P<0.05);从大田生产的角度考虑,株高控制在45~60cm对产量积累最有利.
分类号: S532.04
- 相关文献
[1]仁怀高粱-马铃薯一年三熟制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赵应,陈满静,任彦,任艳,姜昱雯,邵明波. 2025
[2]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费乌瑞它产量的影响. 李标,李飞,孙伟,丁海兵,雷尊国. 2010
[3]辣椒套种春大白菜高效栽培模式. 裴承元,林宏,李桂莲,李琼芬,傅纪勇,孟平红,郭惊涛. 2014
[4]雪莲果不同栽培模式的比较. 金吉林,刘涛,金吉芬,蔡永强,郑伟. 2009
[5]旱地分带轮作制中玉米高产栽培模式探讨. 朱星陶,汪卫红,龙喜燕. 1998
[6]桑树的生态价值及其在贵州“东桑西移”中的生态栽培. 韩世玉. 2007
[7]罗甸秋冬四季豆栽培技术. 魏祥云,李桂莲,文林宏,王天文,王惠科,费伦英,董峰应. 2009
[8]次早熟番茄-延晚熟黄瓜-越冬反季节萝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 刘安永,余筑军. 2008
[9]大蒜间套菜用糯玉米、夏秋大白菜间套甘蓝一年两季四收栽培模式. 蔡霞,李桂莲,孟平红,郭惊涛,文林宏,罗克明. 2015
[10]不同栽培模式对贵州冬作马铃薯抗旱防寒的影响. 邓仁菊,卢扬,潘建梅,何天久,李飞,李标,曾宪浩,雷尊国. 2016
[11]秋延晚辣椒与小麦高效栽培模式. 周云,丁洁,谢文秀,李桂莲,王天文. 2005
[12]荔浦芋-青花菜高效栽培模式初探. 张兴无,李向林,高安辉,黄静. 2007
[13]杂交水稻新组合奇优894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石邦志,陈文强,伍祥,周乐良. 2009
[14]黔引普那菊苣在黔西北高原温凉地区不同质地土壤上的栽培模式研究. 陈国南,左相兵,韩永芬,彭佳. 2009
[15]杂交油菜黔油22号在黔西县的高产栽培模式. 代文东,黄泽素,吴剑翘,唐容,李德珍. 2009
[16]不同栽培模式和摆种方式对费乌瑞它产量的影响. 蒙懿,卢扬. 2009
[17]平塘四寨坝区甜玉米套种春白菜-朝天椒-莴笋高效栽培模式. 田洪梅,蔡霞,刘才永,杨维俊,刘莉,伍跃成,杨元慈. 2020
[18]毕节市阳荷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李洋,罗庆,谭国飞. 2024
[19]种植密度及行距对马铃薯宣薯2号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秦智慧,邓禄军,夏锦慧. 2012
[20]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高海拔地区马铃薯会-2号产量的影响. 孙伟,李标,邓宽平,雷尊国.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外源脱落酸对低温胁迫下马铃薯野生材料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吴巧玉;何天久
关键词:马铃薯;脱落酸;低温胁迫;生理特性
-
威宁马铃薯传统储藏方式对马铃薯种薯主要病害发生及质量的影响
作者:陈恩发;刘怒安;阳腾;何学佳;何天久
关键词:马铃薯;种薯储藏;病害
-
马铃薯野生种Solanum chacoense的特征特性及其在育种中的利用
作者:刘园园;董建科;单雅成;吴江海;何天久;刘明慧;李静文;宋波涛
关键词:野生种;Solanum chacoense;性状;种质资源;育种
-
甘薯-鲜食玉米套作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吴巧玉;邓仁菊;罗密;何天久
关键词:甘薯;鲜食玉米;套作;产量;经济效益
-
普薯32和山东紫薯在贵州夏秋季的种植表现
作者:吴巧玉;张廷刚;尹旺;何天久;罗密;胡方礼;周帅;王珞;邓仁菊
关键词:甘薯;普薯32;山东紫薯;双季;栽培;结薯特性;产量
-
菜用粉葛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龙治广;夏锦慧;邓禄军;甘建阳
关键词:葛根;菜用粉葛;高产栽培
-
紫色甘薯资源的形态学和ISSR荧光标记分析
作者:吴巧玉;何天久
关键词:紫色甘薯;形态学;聚类分析;ISSR荧光标记;遗传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