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微生物来源的核苷类农药活性化合物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王开梅

作者: 王开梅 1 ; 吴兆圆 1 ; 柯少勇 1 ; 万中义 1 ; 方伟 1 ; 张亚妮 1 ; 张志刚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武汉430064

关键词: 核苷类农药;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活性

会议名称: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植保科技奖颁奖大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页码: 00000173-00000181

摘要: 微生物仍然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而且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在新农药的研究与开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核苷作为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丰富多样的生物活性.本文对微生物来源的具有农药活性的核苷类化合物进行总结,重点概括具有农药活性的微生物源核苷类化合物的来源、结构多样性、农药活性类型及其杀虫、杀菌、除草及抗植物病毒的作用机制,以期对新型农用抗生素的开发及新农药创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分类号: S482

  • 相关文献

[1]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提高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多样性中的应用. 王开梅,江爱兵,闵勇,刘晓艳,杨自文. 2009

[2]农用抗生素的筛选策略. 王开梅,江爱兵,杨自文,顾玉诚. 2005

[3]提高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多样性的策略. 王开梅,张亚妮,张志刚,江爱兵,杨自文. 2010

[4]发酵方式对放线菌WS-22011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张亚妮,万中义,徐敏,张志刚,王燕,杨自文,王开梅. 2011

[5]海绵共附生真菌FWZ0415代谢产物的研究. 钱纯果,周义权,杨曦亮,李奎,石丽桥. 2018

[6]植物内生放线菌及其作为微生物农药开发的潜力. 王开梅,万中义,张志刚,闵勇,杨自文. 2016

[7]海藻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Jcma1F17化合物研究. 王仲,林秀萍,周雪峰,万中义,王开梅,方伟. 2014

[8]WS-03574菌株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抗菌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张全,张遵霞,王开梅,杨自文. 2007

[9]微生物来源的甲氧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王开梅,梁英,杨自文. 2017

[10]香菇柄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及其活性研究. 史德芳,高虹,谭洪卓,关健,何建军,薛淑静,周明,王少华. 2010

[11]猴头菌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姚芬,高虹,殷朝敏,史德芳,范秀芝. 2019

[12]绿原酸类物质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陈芳,杜恩存,樊启文,魏金涛. 2020

[13]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化合物对黄瓜白粉病菌的生物活性. 杨小军,倪汉文,杨立军,王少南,喻大昭. 2007

[14]百香果皮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特性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刘纯友,殷朝敏,黄永春,耿放,杨锋,黄承都,张昆明. 2018

[15]新型吡唑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谢艳,王玉申,龚华玉,吴小琼,王晓斌,肖维,汪华,薛伟. 2016

[16]壳寡糖的生物活性及其在食品添加剂方面的应用进展. 姜紫薇,白顺杰,白婵,李子琰,李海蓝,廖涛,邱亮. 2024

[17]天然活性吡咯烷-2,4-二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梁英,柯少勇,王开梅,杨自文. 2010

[18]6-烷基-7-亚胺基-2-硫代-2,3,6,7-四氢噻唑并[4,5-d]嘧啶的合成、晶体结构与生物活性. 梁英,贺红武. 2009

[19]茶色素及其生物活性功能研究. 卢素芳,王胜鹏. 2015

[20]α-(1-苯基-3-三氟甲基-5-氯吡唑-4-甲酰氧基)-α-芳甲基膦酸酯的合成、晶体结构与生物活性. 梁英,贺红武,何海峰,杨自文.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