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茶丽纹象甲危害诱导的茶树防御机制相关酶基因发掘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王让剑

作者: 王让剑 1 ; 李慧玲 1 ; 高香凤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福建福安,355015

关键词: 茶树虫害;茶丽纹象甲;应答机制;酶基因

会议名称: 第八届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

主办单位: 中国茶叶学会

页码: 00000229-00000231

摘要: 利用转录组测序法获得了茶树新梢叶片被茶丽纹象甲危害前后的差异基因表达谱,并从中筛选茶丽纹象甲危害诱导的茶树防御机制相关的酶基因,以期揭示茶树被茶丽纹象甲取食诱导的分子防御机制.结果表明:转录组测序及组装效果良好.COG功能比对共获得39037个注释,包括25个功能类别,其中防御机制功能类别包含的单基因数为316个.KEGG功能比对共获得27075个注释,包括363个生物代谢通路.从防御机制功能类别中筛选出差异表达酶基因8个,均上调表达,涉及的代谢通路包括MAPK信号路径、类黄酮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谢、萜类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qRT-PCR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基于KEGG代谢通路分析,归纳8个防御机制相关的酶基因之间的关系,并绘制了一张表达示意图.这些单基因在茶丽纹象甲取食茶树新梢叶片后72h内均上调表达,且双特异性磷酸酶3、双特异性MAP激酶磷酸酶、花色素还原酶、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NADPH依赖的丙酮醛还原酶的基因表达差异是机械损伤作用为主导致的.本研究可为今后深入开展茶丽纹象甲危害诱导的茶树分子防御机制研究及其抗性茶树种质鉴定提供参考.

分类号: S435.711

  • 相关文献

[1]白僵菌871菌株毒理及其防治茶丽纹象甲. 吴光远,曾明森,王庆森,林阿祥,孙椒德. 2002

[2]茶丽纹象甲为害诱导的茶树防御反应分析. 高香凤,李慧玲,王让剑. 2019

[3]一株对茶丽纹象甲高毒力白僵菌菌株的筛选、鉴定与培养研究. 王定锋,李良德,李慧玲,张辉,吴光远. 2021

[4]我国茶丽纹象甲的研究进展. 曾明森,吴光远,王庆森. 2003

[5]唑虫酰胺、苦皮藤素防治茶丽纹象甲的室内药效试验. 李慧玲,张辉,王定锋,王庆森,曾明森,刘丰静,吴光远. 2014

[6]球孢白僵菌XJBb3005对茶丽纹象甲致病力的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 王定锋,刘丰静,李慧玲,张辉,吴光远. 2013

[7]茶丽纹象甲对茶树品种的取食选择及其诱导的4种萜烯类化合物. 韩娟娟,李喜旺,刘丰静,辛肇军,张瑾,张新,孙晓玲. 2017

[8]球孢白僵菌不同分离株生物学特性及对茶丽纹象甲成虫的杀虫活性研究. 王定锋,曾明森,王庆森,刘丰静,吴光远. 2012

[9]茶丽纹象甲白僵菌广东分离株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定锋,黎健龙,李慧玲,李良德,王庆森,吴光远. 2015

[10]藜芦碱等生物农药对茶丽纹象甲的室内毒力试验. 曾明森,刘丰静,余素红,吴光远. 2009

[11]茶丽纹象甲取食习性与防治指标研究. 刘丰静,李慧玲,王定锋,曾明森. 2015

[12]白僵菌颗粒剂对土壤中茶丽纹象甲的防治效果. 李慧玲,刘丰静,张辉,李良德,李金玉,王定锋. 2023

[13]印楝素、鱼藤酮防治茶丽纹象甲成虫室内试验初报. 王定锋,曾明森,吴光远. 2012

[14]苦参素防治茶树主要害虫的效果. 王庆森,吴光远,曾明森,余素红. 2002

[15]茶园主要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LI Liang-de,李良德,WANG Ding-feng,王定锋. 2017

[16]冬季封园对茶园主要害虫及次年春茶产量的影响. ZHANG Hui,张辉,WU Guang-yuan,吴光远,Li Hui-ling,李慧玲,LILiang-de. 2017

[17]茶树品种资源圃主要害虫与天敌蜘蛛发生动态. 曾明森,刘丰静.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