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氮、磷、钾施肥对甘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杨育峰

作者: 杨育峰 1 ; 张晓申 2 ; 王慧瑜 2 ; 王雁楠 1 ; 张莉 1 ; 陈献功 1 ; 徐心志 1 ; 杨晓平 1 ; 杨国红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郑州 450002

2.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河南郑州 450005

关键词: 甘薯;施肥量;农艺性状;作物产量

会议名称: 中国特色作物栽培学发展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工程院

页码: 00000273-00000279

摘要: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及新型能源用块根作物,为了解不同氮、磷、钾施肥对甘薯的影响,以甘薯品种商薯19为试验材料,分别开展了氮肥、磷肥、钾肥单项肥料试验,比较并分析了不同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对甘薯地上部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进一步为甘薯田的科学合理施肥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甘薯品种商薯19的地上部鲜重随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地下部鲜重随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其中,在氮肥试验中施用量为75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在磷肥试验中施用量为75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在钾肥试验中施用量为135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

分类号: S531.062

  • 相关文献

[1]分期灌溉与施肥耦合对砂质潮土地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WU Ji-cheng,武继承,YANG Yong-hui,杨永辉. 2014

[2]氮、磷、钾肥配施对甘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杨育峰,张晓申,王慧瑜,李君霞,代小冬,段俊枝,杨国红. 2015

[3]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对长期养分亏缺的响应. 张水清,黄绍敏,聂胜委,郭斗斗,林杉,钱小平,三島慎一郎. 2013

[4]不同耕作方式下有机肥施用量对华北潮土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张水清,岳克,杜丽君,王更新,宋晓,郭斗斗,张珂珂,张玉亭,黄绍敏. 2020

[5]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对长期养分亏缺的响应(英文). 张水清,黄绍敏,聂胜委,郭斗斗,林杉,钱小平,三島慎一郎. 2013

[6]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碱性土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 张微微,周怀平,黄绍敏,杨军,刘树堂,马俊永,张淑香. 2021

[7]夏播芝麻营养吸收规律与平衡施肥研究 Ⅱ夏播芝麻的高产平衡施肥. 张子武,沈阿林,张桂兰,李贵宝. 1994

[8]粉煤灰磁化肥肥效与灌水量的互作效应的研究. 姚健,孙克刚,帖建伟,杨稚娟,雷全奎,郭建秋. 2001

[9]应用~(15)N对中低产区冬小麦施氮推荐体系的研究. 张翔,朱洪勋,孙春河. 1999

[10]工业用甘薯的加工利用及其产业化对策. 肖利贞,杨国红,康志河,王裕欣. 2005

[11]不同药剂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YANG Yu-feng,杨育峰,LI Jun-xia,李君霞,DAI Xiao-dong. 2013

[12]甘薯、马铃薯为什么不能同窑储藏. 康志河. 2001

[13]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洛薯1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王自力,刘忠玲,秦家范,李小艳,杨玉峰,周武需,马跃福,张正伟. 2017

[14]氮肥施用量对甘薯生长、含氮量及产量的影响. 杨育峰,张晓申,王慧瑜,段俊枝,李君霞,代小冬,杨国红. 2015

[15]绿豆与甘薯嫁接的研究. 孟昭璜,芦翠乔. 1989

[16]西瓜、甘薯套种高效栽培技术. 姚秋菊,董海英,王志勇,常晓轲,高冠英,王彬,郑直,张晓伟. 2018

[17]甘薯郑红22脱毒及适宜密度、肥料配比研究. 杨育峰,张晓申,王慧瑜,王雁楠,徐心志,陈献功,张莉,杨晓平,杨国红,平西栓. 2019

[18]不同密度、氮磷钾配比对甘薯产量和商品率的影响. 李平芳,王红梅,张艳丽,王海涛,王建峰,郭晓云,丁伟利,杨育峰. 2021

[19]工业原料用甘薯的加工利用及其产业化对策. 肖利贞,杨国红,康志河,王裕欣. 2006

[20]甘薯和巴西牵牛18S rRNA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王振东,王晓华,乔奇,张德胜,秦艳红,田雨婷,张振臣.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