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碳源与温度对长柄山茶花粉萌发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YU Bo

作者: YU Bo 1 ; 于波 1 ; HUANG Li-li 2 ; 黄丽丽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园林花卉种质创新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2.中华生物资源应用协会,台湾宜兰26047

关键词: 长柄山茶;花粉萌发;碳源;温度

会议名称: 2019年中国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园艺学会

页码: 00000115-00000120

摘要: 探索碳源与温度对长柄山茶(Camellia longipetiolata)花粉萌发的影响,以期为利用该物种进行山茶杂交育种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培养基法,研究碳源的种类(蔗糖、乳糖、葡萄糖、麦芽糖和山梨醇)、浓度(0.146~0.876mol/L)、低温(5~20℃)或高温(30~35℃)处理以及低温(-80℃)贮藏对长柄山茶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在含有0.292mol/L的蔗糖或乳糖的培养基中萌发率较高,分别可达52.43%和52.29%.低温处理(5~15℃)对花粉萌发无不良影响,但高温(≥30℃)能造成花粉萌发率显著降低.经30℃处理6h后,花粉萌发率显著下降至31.85%.室温下自然干燥24h后于-80℃条件下贮藏12个月,花粉萌发率仍可达36.53%.蔗糖、乳糖是长柄山茶花粉培养的适宜碳源;高温(≥30℃)不利于花粉萌发;低温(-80℃)贮藏可在1年内维持花粉较高活力.

分类号: S685.14

  • 相关文献

[1]白雪菇新菌株的培养特性研究. 何焕清,肖自添,刘明,潘新华. 2016

[2]‘沙糖橘’S蛋白同源基因CrSPH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吴秀兰,唐文武,徐呈祥,李桂花. 2023

[3]黄藤花粉萌发与低温贮藏研究. 陈和明,尹光天,胡哲森,李荣生. 2006

[4]荔枝雌蕊柱头可授性研究. 王丽敏,陈洁珍,欧良喜,蔡长河,付丹文,张春阳. 2014

[5]温度对朱顶红花粉萌发的影响. YU Bo,于波,HUANG Li-li. 2016

[6]农抗万隆霉素产生菌发酵培养的碳源和氮源研究. 林壁润,谢双大,江学斌,杨丽梅,沈会芳. 2004

[7]垂花型蕙兰花芽生长及温度的影响. 刘晓荣,王代容,廖飞雄,杨涛,岳仕文,蔡韶晖. 2007

[8]基于非生物因子的小菜蛾种群发育模型研究进展. 李振宇,Myron P.Zalucki,胡珍娣,尹飞,陈焕瑜,林庆胜,冯夏. 2015

[9]不同温度理阿维菌素对小菜蛾的毒力测定. 陈焕瑜,高琴. 1999

[10]环境因素对华南地区土壤中莠去津降解的影响. 苗辉,冯莉,姚强,黄继光,周利娟. 2016

[11]温度对火龙果褐腐病菌生长及致病力的影响. 蓝国兵,何自福,于琳,汤亚飞,李正刚,邓铭光,佘小漫. 2020

[12]不同催熟温度对巴西蕉品质的影响. 苏园,文典,李蕾,杜瑞英,杜应琼. 2019

[13]温度对粗胫翠尺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徐淑,曾东强,全林发,姚琼,陈炳旭,董易之. 2023

[14]不同光照强度及温度对甘蔗脱毒原种苗增殖效果的影响. 武媛丽,昝丽梅,张树珍,杨本鹏. 2015

[15]不同贮藏条件对菜心营养生理成分和保鲜效果的影响. 邓义才,张衍荣,曹健,李桂花,赖穗春. 2004

[16]高温多湿冲击对不同抗性家蚕品种中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李庆荣,肖阳,吴福泉,郑茜,杨琼. 2013

[17]Ⅱ-32A育性光温反应及敏感生育期的研究. 刘彦卓,李小云,何国威,黄农荣,张旭,钟旭华,梁祖扬. 2001

[18]“二炒”温度对传统客家炒青绿茶品质特征的影响. 乔小燕,黄秀新,黄国资,丘亮伟,黄海英,王秋霜,陈栋. 2015

[19]广东省主要蔬菜品种适播期分析. 陈汉才. 2004

[20]不同温湿度下球孢白僵菌对小猿叶甲的致病力(英文). 何余容,吕利华,邝灼彬,冯夏,陈焕瑜,武亚静.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