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河南省夏玉米品种筛选与机械粒收质量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董朋飞

作者: 董朋飞 1 ; 王群 1 ; 王振华 2 ; 沈东风 3 ; 常建智 4 ; 柳家友 5 ; 洪德峰 6 ; 李潮海 1 ;

作者机构: 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郑州 450046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3

3.洛阳市农林科学院,洛阳471023

4.鹤壁市农业科学院,鹤壁458031

5.漯河市农业科学院,漯河46200

6.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新乡453002

关键词: 夏玉米;机械粒收质量;作物产量;品种筛选

会议名称: 第十六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全国玉米栽培学组

页码: 00000107-00000108

摘要: 河南省是中国夏玉米的主产区,年均日照1285.7~2292.9h,年平均气温10.5~16.7℃,全年无霜期201~285d,年均降雨量407.7~1295.8mm,降雨以6-8月份为多.是典型的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区.研究认为在含水率相同的条件下,品种间差异显著,通过选择熟期早,脱水快的品种,控制播期和收获时间,黄淮海区域夏玉米可实现机械粒收,并保证收获质量.但该区夏玉米生育期短,夏玉米收获后要进行冬小麦播种,玉米后期脱水时间有限,因此,筛选产量高、收获期子粒含水率低的宜机械粒收品种尤为重要,是玉米实现高产、高效、机械化绿色生产的关键.

分类号: S513.03

  • 相关文献

[1]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氮高效品种筛选及增产潜力分析. 张盼盼,刘京宝,黄璐,邵运辉,乔江方,李川,张美微,赵霞. 2022

[2]氮肥减施条件下夏玉米灌浆期生理生态变化. 张盼盼,黄璐,乔江方,李川,张美微. 2019

[3]农艺措施和保水剂对夏玉米产量和根际生物活性的影响. 赵霞,唐保军,赵发欣,丁勇,张凤启,张君,穆心愿. 2016

[4]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对长期养分亏缺的响应. 张水清,黄绍敏,聂胜委,郭斗斗,林杉,钱小平,三島慎一郎. 2013

[5]不同耕作方式下有机肥施用量对华北潮土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张水清,岳克,杜丽君,王更新,宋晓,郭斗斗,张珂珂,张玉亭,黄绍敏. 2020

[6]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对长期养分亏缺的响应(英文). 张水清,黄绍敏,聂胜委,郭斗斗,林杉,钱小平,三島慎一郎. 2013

[7]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碱性土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 张微微,周怀平,黄绍敏,杨军,刘树堂,马俊永,张淑香. 2021

[8]郑州市优良夏播谷子品种筛选试验. 韩燕丽,苗兆丰,樊永强,李君霞,代小冬. 2016

[9]恩施烟区白肋烟适应性品种筛选. 王亚宁,张翔,杨锦鹏,徐芳森,程君奇,杨春雷. 2017

[10]芝麻苗期氮高效品种筛选及氮效率评价体系建立. 张鹏钰,高桐梅,苏小雨,李丰,王东勇,田媛,芦海灵,苗红梅,卫双玲. 2022

[11]适宜豫南冬闲烟田的饲用油菜品种筛选. 吴照辉,崔光周,宋艳丹,王孟孟,徐文正,刘巧真,韩会阁,陈广晴. 2025

[12]方城县气象因子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ZHAO Xia,赵霞,LIU Jing-bao,刘京宝,WANG Zhen-hua. 2008

[13]农艺措施和保水剂对土壤蒸发和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ZHAO Xia,赵霞,HUANG Ruidong,黄瑞冬. 2012

[14]夏玉米籽粒含水率的粒位效应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乔江方,谷利敏,朱卫红,黄璐,刘京宝. 2015

[15]豫南雨养区夏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赵霞,王宏伟,谢耀丽,闫玉方,刘京宝,王振华,黄璐. 2010

[16]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荧光参数日变化及产量的影响. 赵霞,王秀萍,李潮海,刘天学. 2009

[17]深松与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郭书亚,付国占,王振华,顾顺芳,李亚贞. 2012

[18]夏玉米免耕精密播种关键技术集成研究. 赵霞,王定林,唐保军,黄瑞冬,李潮海,丁勇. 2015

[19]垄沟种植对土壤水分变化及夏玉米生育的影响. 李亚贞,焦念元,尹飞,郭书亚,王振华,张新,张前进,焦万松,付国占. 2010

[20]不同播种方式下夏玉米机械化精量施肥技术研究. 乔江方,刘京宝,黄璐,朱卫红,夏来坤,李川,乔辉.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