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半干旱区深松垄作下土壤结构及玉米植株生长的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闫伟平

作者: 闫伟平 1 ; 边少锋 1 ; 赵洪祥 1 ; 张丽华 1 ; 谭国波 1 ; 孙宁 1 ; 刘浩 1 ; 王芙臣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长春130033

关键词: 玉米;深松垄作;土壤结构;植株生长;半干旱区

会议名称: 第十六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全国玉米栽培学组

页码: 00000174-00000174

摘要: 半干旱区常规玉米生产多采用传统三犁川打垄等耕作方式,传统的耕作方式导致耕层薄,土壤板结严重,犁底层土壤变硬,农作物根系深扎阻力增大,阻碍土壤上、下水气的贯通和自然降水的贮存,使土壤干旱现象逐年加剧.近年玉米生产出现了免耕、少耕以及地表生物覆盖等多种保护性耕作措施,这些措施通过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减轻土壤风蚀和水蚀,从而抑制土地退化和沙尘暴,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护性耕作不断发展的今天,深松作为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技术之一,在很多地区深松技术都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深松是利用深松铲疏松土壤,打破坚硬的犁底层而不翻转土壤,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从而达到提升土壤蓄水保水能力,以及改良土壤环境和增产的目的.

分类号: S513.05

  • 相关文献

[1]长期玉米连作下不同产量水平0-100 cm土层黑土与淡黑钙土理化性状差异. 袁静超,刘剑钊,程松,张水梅,张洪喜,刘松涛,任军,梁尧,蔡红光. 2021

[2]半干旱区玉米高产栽培限制因子研究. Liu Hui-tao,刘慧涛,Gao Yu-shan. 2008

[3]西部半干旱区旱作玉米农田水分动态规律的研究. 王鹏文,田海云,杨双,肖文清. 1993

[4]吉林西部半干旱区玉米高产氮磷钾肥适宜用量研究. 边秀芝,郭金瑞,阎孝贡,刘剑钊,任军. 2010

[5]吉林省半干旱区膜下滴灌施磷管理对玉米生长与产量及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 李前,侯云鹏,尹彩侠,孔丽丽,秦裕波,王蒙,徐晨,刘志全,王立春. 2019

[6]半干旱区耐密稳产玉米品种的评价及筛选. 闫伟平,边少锋,张丽华,谭国波,赵洪祥,孟祥盟,孙宁. 2019

[7]吉林西部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李兴吉,刘松涛,程松,张畅,刘剑钊,梁尧,袁静超,张洪喜,任军,刘卓,蔡红光. 2022

[8]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一次性机械化施肥研究(英文). 闫伟平,边少锋,谭国波,张丽华,赵洪祥,孟祥盟,孙宁. 2018

[9]半干旱区玉米密度对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 LIU Hui-tao,高玉山,DOU Jin-gang,毕业莉,HE Yu-ping. 2008

[10]半干旱区玉米不同叶位光合特征研究. 常莹,闫伟平,李程,吴春胜,边少锋. 2014

[11]半干旱区玉米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研究. 任军,刘慧涛,高玉山. 2007

[12]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增强玉米抗旱力及增产技术研究. 孙毅,高玉山,朱知运,崔汉成,宁连荣,闫孝贡. 2002

[13]半干旱区玉米行距调整增密对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王洪君,王楠,胡宇,栾天宇,孙孟琪,梁烜赫,赵鑫,栾天浩,代永刚,陈宝玉. 2018

[14]半干旱区地表覆盖方式对土壤水温效应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丽华,徐晨,闫伟平,孙宁,谭国波,于江,赵洪祥,李斐,孟祥盟,边少锋. 2023

[15]半干旱区玉米高产栽培限制因子的研究. 刘慧涛,高玉山,王永军,窦金刚,张景野,曹秀艳. 2009

[16]吉林省半干旱区45年气候变化及基于Hybrid-Maize的玉米品种熟期选择. 杨慧,王永军,吕艳杰,杨德光,韩英鹏,吴兴宏. 2017

[17]不同秸秆覆盖耕种模式对半干旱区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徐晨,闫伟平,张丽华,赵洪祥,孙宁,于江,李斐,孟祥盟,谭国波,边少锋. 2023

[18]吉林省半干旱地区滴灌玉米的磷肥用量研究. 孙博,吴振洋,秦裕波,李前,赵胤凯,刘志全,王蒙. 2025

[19]土壤孔隙结构与土壤微环境和有机碳周转关系的研究进展. 张维俊,李双异,徐英德,刘旭,安婷婷,朱平,彭畅,汪景宽. 2019

[20]耕作方式对根土关系的影响及CT技术在其研究上的应用. 郑洪兵,罗洋,李瑞平,隋鹏祥,王浩,袁野,刘武仁,郑金玉.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