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WANG Feng
作者: WANG Feng 1 ; 王峰 2 ; CHEN Yuzhen 3 ; 陈玉真 2 ; WU Zhidan 2 ; 吴志丹 2 ; YOU Zhiming 4 ; 尤志明 3 ; WENG Boqi 5 ;
作者机构: 1.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州 350002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州 350012
3.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园艺植物生物学及代谢组学研究中心,福州350002
4.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州 350013
5.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园艺植物生物学及代谢组学研究中心,福州3500
关键词: 茶园土壤;细菌群落;功能类群;种植模式;坡位选择
会议名称: 第二十届中国生态学大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生态学学会
页码: 00008435-00008452
摘要: 茶树(CamelliasinensisL.)种植是亚热带丘陵山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茶园种植模式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人为因素.为揭示种植模式和坡位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选取两种不同种植模式(常规和有机种植模式)和3个坡位(上、中、下坡位)表层土壤(0-20cm)为对象,采用野外调查、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和PICRUSt2功能预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和坡位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阐明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预测土壤细菌功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有机种植模式茶园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有所降低,其中中坡位常规茶园土壤细菌Sobs和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有机茶园(P<0.05);从坡面尺度看,两种种植模式下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指标均以中坡位最高,其中常规茶园中坡位土壤细菌Ace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高于下坡位(P<0.05).(2)各样地茶园土壤细菌共获得29个门82个纲190个目316个科517个属929个种,主要细菌优势门为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土壤细菌群落优势属以 AD3、热酸菌属(Acidothermus)、norank_f_norank_o_Elsterales和norank_f_Xanthobacteraceae为主.(3)主坐标分析(PCoA)显示,不同种植模式的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常规种植模式下不同坡位之间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差异(P<0.05),有机种植下不同坡位之间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无显著差异.置换多元方差分析(PERMANOVA)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0.05),而不同坡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种植模式对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更大.组间群落差异分析(LEfSe)表明,57个差异物种对种植模式非常敏感,不同种植模式富集了不同的细菌类群.(4)PICRUSt2功能预测共获得6个一级功能层和46个二级功能层,表现出功能上的丰富性,土壤细菌群落在代谢、遗传信息处理和环境信息方面功能活跃.有机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壤细菌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膜运输、信号转导、脂质代谢及外源生物降解与代谢功能.(5)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全磷、全钾和pH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总体而言,有机种植模式改变了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代谢功能,增加土壤有益细菌的数量,有利于保持茶园土壤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分类号: S571.106.1
- 相关文献
[1]田间老化生物质炭对茶园土壤氮素形态和细菌群落的影响. 王峰,常云妮,吕永铭,陈玉真,孙君,吴志丹,余文权. 2024
[2]林地转变为茶园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 王峰,陈玉真,吴志丹,江福英,翁伯琦,孔祥瑞,尤志明. 2018
[3]黄泥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组成对施肥的响应. 聂三安,王祎,雷秀美,赵丽霞,林瑞余,王飞,邢世和. 2018
[4]施用烟秆生物质炭对烟草根际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WANG Chengji,王成己,CHEN Qingrong,陈庆荣,CHEN Xi,陈曦,TANG Lina,唐莉娜,LIU Cenwei,刘岑薇,SONG Tieying,宋铁英,HUANG Yibin,黄毅斌. 2017
[5]不同施氮措施对茶叶品质及茶园土壤环境的影响. 颜明娟,林琼,吴一群,张辉,蔡顺香,陈子聪. 2014
[6]林地转变为茶园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 陈玉真,王峰,吴志丹,江福英,张文锦,翁伯琦,罗旭辉,尤志明. 2020
[7]天然硒在茶园土壤-茶树-茶汤中吸收转运特征. 陈玉真,单睿阳,王峰,陈常颂,尤志明,马丽婷,臧春荣,余文权. 2019
[8]硝化抑制剂对典型茶园土壤尿素硝化过程的影响. 吴晓荣,张蓓蓓,余云飞,黄蓉,颜明娟,倪康,崔静雅,王慎强,程谊. 2017
[9]不同培肥方式对茶园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的影响. 王利民,黄东风,李清华,何春梅,张辉,刘彩玲,栗方亮,黄毅斌. 2018
[10]闽中茶园土壤和茶叶铁锰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陈玉真,单睿阳,王峰,林栋良,臧春荣,陈常颂,尤志明,余文权. 2018
[11]田间条件下茶园土壤-茶树-茶汤中铅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 陈玉真,单睿阳,王峰,陈常颂,尤志明,臧春荣,余文权. 2020
[12]化肥减施对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王峰,陈玉真,吴志丹,江福英,余文权,尤志明. 2020
[13]酸性茶园土壤氨挥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王峰,陈玉真,吴志丹,江福英,翁伯琦,尤志明. 2016
[14]生物黑炭对茶园土壤理化性状及茶叶产量的影响. 江福英,吴志丹,尤志明,王峰,朱留刚. 2015
[15]福安市社口镇茶园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安全质量评价. 林清,葛慈斌,陈尧荣,陈国辉,肖茂. 2010
[16]大田县茶园土壤和茶叶中锌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峰,陈玉真,单睿阳,臧春荣,陈常颂,尤志明,余文权. 2017
[17]培养温度对不同类型茶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王峰,陈玉真,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张文锦,王义祥. 2016
[18]除草剂对茶园土壤尿素态氮转化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王峰,陈玉真,吴志丹,江福英,翁伯琦,尤志明. 2017
[19]福建5种类型茶园土壤硝化作用及其影响因子. 王峰,陈玉真,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 2015
[20]施用菌渣对茶园土壤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陈玉真,王峰,吴志丹,朱留刚,陈芝芝,尤志明,张文锦.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施肥类型对茶园土壤酸度的影响研究
作者:吴志丹;江福英;张磊;尤志明
关键词:施肥类型;土壤酸度;pH变化速率;茶园
-
长期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对茶园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
作者:季凌飞;杨亦扬;倪康;吴志丹;江福英;尤志明;伊晓云;郭世伟;阮建云
关键词:茶园;有机肥替代比例;养分动态;天气变化
-
武夷山不同种植模式下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季节变化特征
作者:王峰;常云妮;孙君;吴志丹;陈玉真;江福英;余文权
关键词:种植模式;季节变化;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
-
生物炭对茶树生长及茶叶品质与茶园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常云妮;吴志丹;江福英;陈玉真;孙君;王峰
关键词:茶园;生物炭;土壤改良;茶叶品质
-
连续配施有机肥对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类群的影响
作者:颜明娟;陈玉真;林诚;吴一群;郑向丽;王峰
关键词:茶园土壤;有机肥配施化肥;细菌多样性;细菌群落结构;细菌功能类群
-
田间老化生物质炭对茶园土壤氮素形态和细菌群落的影响
作者:王峰;常云妮;吕永铭;陈玉真;孙君;吴志丹;余文权
关键词:生物质炭;茶园土壤;氮素形态;细菌群落;土壤团聚体;冗余分析
-
‘金牡丹’茶园化肥减施技术模式筛选
作者:杨军;吴志丹;陈林海;李毅晶;张力岚;王让剑
关键词:茶树;品种;‘金牡丹’;化肥减施;技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