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化肥有机替代对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Du Jun

作者: Du Jun 1 ; 杜君 1 ; Yang Zhanping 2 ; 杨占平 1 ; Liu Jie 1 ; 刘杰 3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郑州450002

2.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北京102206

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郑州4500

关键词: 冬小麦;化肥有机替代;氮素利用效率

会议名称: 第四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

主办单位: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

页码: 00000159-00000164

摘要: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替代对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有机肥且有机替代20%条件下,3个有机替代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显著提高,为32.4%~37.8%,其中,腐植酸有机肥有机替代处理最高,比普通复合肥全量处理处理提高7.4个百分点;能显著提高氮肥表观残留量,为15.8%~27.4%,其中,炭基有机肥有机替代处理最高,比普通复合肥全量处理处理提高27.4%;能显著降低氮肥表观淋溶损失量,达13.2%~23.3%,其中,炭基有机肥有机替代处理最低,淋溶量为32.58kg/hm2;能显著降低氮肥表观气态损失量,达28.9%~51.6%,其中,腐植酸有机肥有机替代处理最低,气态损失量为16.88kg/hm2.

分类号: S512.110.62

  • 相关文献

[1]化肥有机替代对河南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杜君,刘杰,杨占平,孙克刚,和爱玲,张运红,杨焕焕. 2020

[2]冬小麦节水栽培三种灌溉模式的水氮利用与产量形成. 张胜全,方保停,张英华,周顺利,王志敏. 2009

[3]不同小麦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特征差异的研究. 张运红,申其昆,杜君,和爱玲,孙克刚,郑春风,杨焕焕,丁华. 2017

[4]不同氮肥模式对夏玉米产量、蛋白质品质和氮素利用特性的影响. 臧贺藏,王言景,张杰,胡峰,李国强,郑国清. 2015

[5]小麦氮利用效率相关基因TaARE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等位变异. 王沙沙,黄绍敏,宋晓,张珂珂,李杰,刘新浩,李艳. 2023

[6]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基因TaARE1-A等位变异与产量相关性状之间的关系分析. 王沙沙,黄绍敏,宋晓,张珂珂. 2023

[7]不同施氮模式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晓菁,李中方,臧贺藏,张杰,胡峰,李国强,冯晓,赵晴,郑国清. 2015

[8]不同密氮模式下高产玉米品种籽粒产量与氮素利用特性研究. 臧贺藏,王言景,张杰,冯晓,胡峰,赵晴,李国强,郑国清. 2017

[9]腐植酸尿素对冬小麦增产效果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Sun Kegang,孙克刚,Li Yushun,李玉顺. 2015

[10]中后期不同灌水量对冬小麦光合生理和产量效应. 李向东,张德奇,王汉芳,吕凤荣. 2012

[11]保水剂与N肥施用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有机C、全N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管秀娟,何方. 2009

[12]温度逆境对冬小麦的影响机理及调控研究进展. 郑飞,何钟佩. 2003

[13]营养型抗旱保水剂不同处理对冬小麦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任岩岩,武继承. 2009

[14]基于模型的冬小麦夏玉米数字化种植设计系统研究. 郑国清,李国强,冯晓,胡峰,马中杰,赵巧丽. 2010

[15]保水剂对冬小麦土壤水分、叶片水势及光合特征的作用机理. 杨永辉,吴普特,武继承,赵西宁,管秀娟,何方. 2010

[16]复合肥中不同腐植酸添加量在冬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Sun Kegang,孙克刚,Du Jun,杜君,Yue Yanjun,岳艳军,Yang Huanhuan. 2019

[17]保水剂与氮肥施用对冬小麦生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影响. Yang Yonghui,杨永辉,Wu Jicheng,武继承,Zhang Jiemei,张洁梅,Pan Xiaoying,潘晓莹,Wang Yue. 2016

[18]不同类型小麦在豫南地区的品质表现. 孙君艳,张凯,程泽强. 2005

[19]行距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碳氮运转及籽粒氮素输入特征的影响. 冯伟,管涛,冯晓,朱云集,郭天财,康国章. 2011

[20]基于DSSAT模型的河南省冬小麦需水量分析. 陈丹丹,李国强,张杰,臧贺藏,胡峰,郑国清.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