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大规模测定对虾养成期个体饲料利用效率的系统及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孔杰;代平;栾生;王伟继;孟宪红

专利号: CN201610173002.X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测定对虾养成期个体饲料利用效率的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集中式循环水养殖单元、烘箱、精密电子秤、饲料投喂容器、残料收集容器及数据处理单元,所述集中式循环水养殖单元包括多个养殖水槽、储水槽及温控仪,每个所述养殖水槽内设置有多个可拆装的养殖盒,所述养殖盒包括盒体与盒盖,所述盒体的底部为网状结构;所述储水槽内设置有抽水泵,每个所述养殖水槽中均插设有进水管和溢水管。应用本发明,可解决现有技术因无法大规模测定对虾个体摄食量、无法得到个体饲料利用效率而限制对虾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评估和选育的问题。

  • 相关文献

[1]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技术. 杨菁,倪琦,张宇雷,徐宝荣. 2010

[2]对虾暴发性流行病药物应用试验初报. 杨仲明. 1996

[3]中国式“3+2”对虾安全养殖纳米集成技术设施与工艺流程(上). 丁永良. 2010

[4]对虾病害防治药物对浮游植物的影响研究. 刘萍,李健,孙修涛,刘得月. 1997

[5]论对虾高效养殖技术研究. 杨丛海. 1990

[6]生物絮团技术特点及其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罗亮,张家松,李卓佳. 2011

[7]厄瓜多尔的对虾养殖. 汪哲夫. 1991

[8]对虾养殖生态环境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曲克明,李勃生. 2000

[9]对虾清洁养殖模式的初步研究. 李健,马向东,刘德月,孙修涛,牟乃海,宋全山,王承彬. 2002

[10]中国式“3+2”对虾安全养殖技术纳米量子效应对虾免用药养殖机理的研究. 丁永良. 2009

[11]中国式“3+2”对虾安全养殖纳米集成技术设施与工艺流程(下). 丁永良. 2010

[12]我国养殖对虾病害发生与池塘环境生态的关系及对策探讨. 李键. 1996

[13]基于专家系统的舱室智能化设计在渔船上的应用. 郑建丽,刘平,张祝利,张敬党. 2015

[14]基于全视域GA-SVR模型的鱼类行为双目视觉观测系统标定. 刘世晶,唐荣,周海燕,刘兴国,陈军,王帅. 2019

[15]日本金鱼良种概述. 王昭明. 1998

[16]基于北斗卫星船位数据分析象山拖网捕捞时空特征. 张胜茂,崔雪森,伍玉梅,郑巧玲,王晓璇,樊伟. 2015

[17]我国鲆鲽类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研制和运行现状. 倪琦,雷霁霖,张和森,杨正勇. 2010

[18]浅析OA建设中的用户测试. 余丽萍,熊伟. 2010

[19]江蓠与对虾混养的神经-模糊优化模型初探. 黄洪辉,张汉华,吴进锋,梁超愉,李卓佳. 2006

[20]对虾工厂化养殖水环境基本特征研究. 刘娇,曲克明,刘海英,朱建新,李健,马德林.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