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防治杨梅褐斑病的化合物及应用其的组合物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发明人: 刘涛;罗福贤;蔡永强;罗欢;范建新

专利号: CN201410065351.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杨梅褐斑病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合物,其可制备成可溶性液剂、微乳剂、水乳剂、悬乳剂、种衣剂、可湿性粉粒剂、缓释颗粒剂、控释颗粒剂、水分散粒剂、干悬乳剂,或直接使用的颗粒剂等剂型。所述组合物用于防治杨梅褐斑病。

  • 相关文献

[1]贵阳地区杨梅害虫发生危害调查及防治技术. 李德友,廖国会,李崇慧,袁洁,张斌,耿坤. 2013

[2]贵州省籼型杂稻区试组合在毕节的耐冷性鉴定. 何友勋,张时龙,余本勋,阮仁超. 2011

[3]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源的筛选及恢复系的选育研究. 杜才富,侯国佐,何惠萍. 1997

[4]罗甸宽叶雀稗混播草地建植试验报告. 覃涛英,何静,韩永芬,苏生. 2019

[5]杂交水稻恢复系Q431选育及其组合金优431优异性分析. 周乐良,汤鸿钧,伍祥,刘芝妹,余德涛. 2005

[6]贵州水稻新品种(组合)产量和稻米品质差异研究. 罗丹秋,李立江,蒋明金,姬广梅,张佳凤,田晋钰,李敏. 2024

[7]黔中地区‘红富士’苹果褐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控. 丰佩明,柏华林,张丽,韩秀梅. 2014

[8]能源油料植物续随子褐斑病的发生及防治(英文). 龚德勇,张燕,欧珍贵,桑维钧,王晓敏. 2010

[9]6种杀菌剂对3种禾草病害的防治研究. 文克俭,罗天琼,张莉,陈燕萍,周玉锋,龙忠富,吴佳海,苏生. 2013

[10]能源油料植物续随子褐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龚德勇,张燕,欧珍贵,桑维钧,王晓敏. 2010

[11]紫苏褐斑病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赵刘赵,商志伟,杨小华,罗充. 2021

[12]地锦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病害诊断. 吴石平,莫砚成,饶岸. 2019

[13]贵州地方杨梅资源的主要类型分布及特征特性. 袁启凤,宋琰,张诗莹,范建新,蔡永强. 2010

[14]1.82%胺·氯烟剂研制与应用. 左锐,孙雯,刘学辉,熊元,袁洁,陈传庆. 2008

[15]贵阳地区杨梅园黑腹果蝇的田间消长规律. 张斌,耿坤,莫世春,李德友,莫莉娅. 2012

[16]喷施硼肥对杨梅品质的影响. 王文华,熊元,孙锐锋,陈传庆,杜忠友,廖文豪,王飞,周定敏. 2008

[17]贵州杨梅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范建新,赵艳,邓仁菊,罗福贤,蔡永强,王代谷. 2013

[18]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快速检测杨梅中噻嗪酮残留. 龙家寰,李刚,张盈,魏进,段婷婷. 2017

[19]贵州杨梅雄株资源的主要特征及特点. 范建新,邓仁菊,刘涛,彭思维. 2014

[20]贵州杨梅地方品种果实的品质分析. 袁启凤,范建新,张诗莹,宋琰,蔡永强.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