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用于研究鱼类急、慢性毒性的实验装置

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黄晓丽;高磊;汤施展;吴松;覃东立

专利号: CN201620356316.9

摘要: 一种用于研究鱼类急、慢性毒性的实验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进出水控制装置、曝气装置、进水箱、出水箱,所述进水箱通过进出水控制装置连接装置主体左侧,所述装置主体右侧通过进出水控制装置连接出水箱,所述装置主体由有机玻璃制成,所述装置主体有效容积为4L,所述装置主体内部具有实验监测箱,所述实验监测箱与装置主体形成水浴加热腔,所述水浴加热腔内部具有加热棒,所述实验监测箱内壁连接纤维网,所述实验监测箱具有顶盖,所述顶盖一侧具有曝气孔,所述实验监测箱侧壁左侧具有进水口,所述实验监测箱侧壁右侧具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部具有多个取水口。

  • 相关文献

[1]西江几种主要工业废水对鱼类饵料生物的毒性影响. 余瑞兰,郭叶华,林建志. 1993

[2]化工废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对鱼类饵料生物的毒性影响. 余瑞兰,郭叶华. 1993

[3]重金属离子铜对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毒性. 蔡文超,区又君. 2009

[4]水体中高铁酸钾氧化还原电位的动态变化以及对鱼类的毒性研究. 裘丽萍,吴伟. 2012

[5]长江下游重点江段水质污染及对鱼类的毒性影响. 陈家长,孙正中,瞿建宏,吴伟,胡庚东. 2002

[6]三氯甲烷对鱼类的毒性效应研究. 吴伟,施炜纲,胡庚东. 1999

[7]含甲烷水合物沉积物电–声响应特性联合探测:装置开发与实验研究. 邢兰昌,祁雨,朱泰,陈琳,刘昌岭,孟庆国,刘乐乐. 2018

[8]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海洋桡足类日本虎斑猛水蚤的急慢性毒性效应. 王晶,庄昀筠,陈洪举,陈畅,毛雪微,刘光兴. 2019

[9]氨氮对海月水母螅状体和碟状体的急性及慢性毒性作用. 葛建龙,孟乾,陈四清,刘琨,刘长琳,谭杰,边力. 2018

[10]有益微生物在暗尾东方?纯养殖中应用的研究. 陈家长,胡庚东,吴伟,瞿建宏. 2004

[11]尼罗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分析比较.. 白俊杰,马仲波. 1987

[12]微型叶轮桨的节能与助推效果的验证试验. 陈次颖. 1993

[13]轮虫高密度循环水培育装置的研究. 宋德敬,王秉心. 2005

[14]国内外拖网减少副渔获物的研究进展. 陈晓雪,黄洪亮,陈雪忠. 2007

[15]物种进化与鱼类育种的发展. 龙华. 2003

[16]化学抗生素对鱼类的毒性和残留效应. 甘居利,李娟. 2010

[17]鱼类转铁蛋白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前景. 龙华. 2004

[18]天然河道中鱼类对水深、流速选择特性的初步观测——以长江江口至涴市段为例. 杜浩,班璇,张辉,危起伟,陈大庆. 2010

[19]鱼类性别遗传标记研究进展. 高风英,卢迈新,黄樟翰. 2004

[20]鱼类实验动物研究概况及在水产动物病害研究上的应用. 窦海鸽,黄健,王秀华,范文辉. (Mis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