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人工放流鱼虾幼苗的流水卸流装置

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刘岩;孙典荣;单斌斌;杨长平;于君;李腾;刘胜男

专利号: CN201720756271.9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放流鱼虾幼苗的流水卸流装置,该包括放流槽和抽水部件;所述的抽水部件包括抽水泵、进水管和出水管;出水管的末端为出水口,出水口固定在放流槽的顶端;进水管的末端为吸水口,吸水口要固定在附近水域中;放流槽利用地形,或者借助支撑部件倾斜放置。本实用新型的人工放流鱼虾幼苗的流水卸流装置,可有效降低人力劳动强度,减少鱼虾幼苗放流时的损伤,提高苗种放流后的成活率,适合用于大规模鱼苗、虾苗的人工放流。

  • 相关文献

[1]扁吻鱼人工繁殖试验. 任波,任慕莲,郭焱,张人铭,马燕武,刘宇,艾则孜,吐尔逊,阿不都. 2006

[2]美国南部淡水养殖业的发展概况. 廖国璋. 1993

[3]水产养殖中摄食声学研究进展. 曲蕊,刘晃,庄保陆,刘俊文. 2020

[4]QuEChERS/GC-MS法同时测定鱼、虾中的雌二醇与己烯雌酚残留. 马丽莎,戴晓欣,谢文平,朱新平,尹怡. 2015

[5]同位素稀释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鱼虾中丙酸睾酮残留量. 田良良,林洪,曹立民,蔡友琼,王建华,黄冬梅,史永富. 2014

[6]气相色谱法测定鱼虾肌肉组织中氯霉素的残留量. 李荣,艾晓辉,邹世平,刘长征,伍刚. 2003

[7]鱼虾体色研究概述. 侯艳君,谢骏,周群兰,刘波,徐跑. 2007

[8]关于鱼虾孵化系统中有关技术问题的概述. 陆忠康. 1996

[9]中国明对虾增殖放流技术探讨. 李文抗,刘克奉,苗军,乔延龙,王麒麟. 2009

[10]应用于中华鲟的Pop-up标志固定方法. 赵峰,庄平,Boyd KYNARD,章龙珍,张涛. 2010

[11]应用弹式卫星数据回收标志技术研究放流中华鲟幼鱼在海洋中的迁移与分布. 陈锦辉,庄平,吴建辉,黄硕琳,刘健,杨吉平,徐嘉楠,郑跃平,赵峰,张涛. 2011

[12]中国明对虾放流对鱼类生态位的影响. 左涛,黄经献,张传涛,王俊,孙坚强. 2023

[13]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放流亲蟹对环境的生理适应. 曹侦,冯广朋,庄平,王慧,王瑞芳,章龙珍. 2013

[14]2006年度绥芬河大麻哈鱼人工繁殖与孵化放流. 赵春刚,陈军,潘伟志,王维坤. 2006

[15]绥芬河驼背大麻哈鱼移殖放流及回归效果的初步研究. 董崇智,赵春刚,齐树海,段广元,解福君,张国财. 1992

[16]绥芬河滩头雅罗鱼孵化放流的初步试验. 董崇智,赵春刚,段广元,齐树海,解福君. 1991

[17]轮虫高密度循环水培育装置的研究. 宋德敬,王秉心. 2005

[18]国内外拖网减少副渔获物的研究进展. 陈晓雪,黄洪亮,陈雪忠. 2007

[19]珠江口水体、沉积物及水生动物中HCHs和DDTs的含量与生态风险评价. 谢文平,朱新平,陈昆慈,聂湘平,郑光明,罗建仁,潘德博,王少冰. 2009

[20]罗非鱼养殖池塘水和表层沉积物中蓝藻的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范立民,吴伟,裘丽萍,李丹丹,孟顺龙,宋超,郑尧,陈家长.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