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徐州市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李洪民
专利号: CN200720045628.9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刀形甘薯收获器,该收获器包括立柱和支架,立柱上端开有轴孔,立柱下端与支架前端的横担相连,横担前面连接有悬挂连接件,支架下端通过螺丝连接有半环形钢刀,半环形钢刀连接有分土棒。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与传统的翻土式犁铧收获器及冲开式收获器相比,速度快,漏收率及损伤率大幅度降低。走正时阻力最小,偏离时阻力加大,因此很容易操作。与振动式自动分离收获机相比,造价低,只有前者的十分之一左右;重量轻,约有20千克。作业效率高,适应土壤范围广,操作简便,不需要拖拉机的后驱动传输动力,漏收率及损伤率均低于1%。适合甘薯的大面积收获作业及科研单位精收试验。
- 相关文献
[1]我国甘薯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研究. 胡志超,谢一芝,田立佳,计福来,王冰. 2011
[2]种植密度对油菜产量和机收损失率的影响(英文). 浦惠明,胡茂龙,龙卫,华,高建芹. 2015
[3]‘徐薯25’与‘徐22-5’正反交后代薯块品质性状遗传倾向研究. 王欣,张允刚,唐忠厚,唐维. 2012
[4]氮磷钾缺乏对甘薯前期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NING Yun-wang,宁运旺. 2012
[5]甘薯抗病毒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李洪民,邢继英,马代夫,谢逸萍,李秀英. 2005
[6]甘薯高淀粉育种研究. 李洪民,马代夫,李秀英,谢逸萍,马飞. 2003
[7]甘薯F1代胡萝卜素含量测定及遗传趋势探讨. 谢逸萍,马飞,李洪民,李秀英,李强,马代夫,许士礼. 2005
[8]农杆菌介导的甘薯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李强,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刘庆昌,马代夫. 2005
[9]高抗茎线虫病高淀粉育种材料的鉴定和利用. 李秀英,马代夫,李洪民,谢逸萍,李强,周忠. 2005
[10]甘薯茎尖离体培养配方中不同激素效应的研究. 唐君,赵冬兰,张允刚. 2005
[11]甘薯育种与甘薯产业发展. 马代夫,李洪民,李秀英,谢逸平,李强. 2005
[12]不同水分条件下甘薯干物质累积及分配格局研究. 张辉,朱绿丹,宁运旺,张永春. 2014
[13]氮肥施用对甘薯源库关系建立、发展和平衡的影响. Ning Yun-wang,宁运旺. 2014
[14]甘薯抗甘薯茎线虫病品种资源鉴定. 徐振,赵永强,孙厚俊,陈晓宇,谢逸萍. 2011
[15]钙镁缺乏对不同甘薯品种的生长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Ma Hong-bo,马洪波,Ning Yun-wang,宁运旺,Xu Xian-ju. 2014
[16]优质鲜食型甘薯新品种'徐薯32'高效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 TANG Zhonghou,唐忠厚,ZHANG Aijun,张爱君,LIU Yaju,刘亚菊,CHEN Xiaoguang. 2016
[17]Ipomoea trifida花青素合成酶基因ANS的电子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ZHANG An,张安,CAO Qing-he,曹清河,ZHOU Zhi-lin,周志林,ZHAO Dong-lan. 2013
[18]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施氮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及块根品质的影响. ZHU Lv-dan,朱绿丹. 2013
[19]精准施氮对甘薯产量影响初探. 吴问胜,兰孟焦,张永春. 2013
[20]甘薯抗茎线虫病亲本资源的筛选和利用. 李秀英,李洪民,马代夫,谢逸萍,王毅,房伯平,李强.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薯钾离子转运蛋白HKT基因家族鉴定及其低钾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作者:靳容;胡亚亚;张爱君;刘兰服;刘明;韩美坤;李洪民;马志民;陈晓光;唐忠厚
关键词:甘薯;HKT家族;基因鉴定;低钾胁迫;基因表达
-
紫薯新品种徐紫薯8号及保优栽培技术
作者:刘明;张允刚;李洪民;张爱君;陈晓光;靳容;张立平;唐忠厚
关键词:甘薯;栽培;徐紫薯8号
-
不同氮肥与密度水平对鲜食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明;李洪民;张爱君;陈晓光;靳容;蒋薇;唐忠厚
关键词:甘薯;氮肥水平;种植密度;产量;营养品质;糊化特性
-
长期施肥对潮土有机碳含量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作者:刘明钟;张爱君;魏猛;李洪民;唐忠厚;陈晓光
关键词:长期施肥;潮土;有机碳含量;小麦;产量;相关系数
-
基于长期施肥下潮土磷素演变及农学阈值的研究
作者:魏猛;张爱君;李洪民;唐忠厚;陈晓光
关键词:长期施肥;潮土;全磷;有效磷;农学阈值
-
长期施用化肥对潮土甘薯生物量累积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作者:魏猛;张爱君;李洪民;唐忠厚;陈晓光
关键词:化肥;长期施用;甘薯;生物量;养分吸收;潮土
-
基于长期施肥下潮土磷素演变及农学阈值的研究
作者:魏猛;张爱君;李洪民;唐忠厚;陈晓光
关键词:长期施肥;潮土;全磷;有效磷;农学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