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全为民;唐峰华;吴祖立;张衡
专利号: CN201510772345.3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受损牡蛎礁恢复的人工组合礁体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造三角礁体和锥台礁体、运送三角礁体和锥台礁体至恢复点、对三角礁体和锥台礁体进行人工摆放、调查并调整三角礁体和锥台礁体的距离和位置以及分季度监测分析牡蛎礁恢复情况。本发明能够让海水中的牡蛎苗幼体附着于人工礁体上进行生长、繁殖,达到增殖牡蛎种群质量与数量、扩增自然活体牡蛎礁面积、让天然牡蛎礁及其生态系统得以恢复的作用。
- 相关文献
[1]长江口牡蛎礁恢复及碳汇潜力评估. 沈新强,全为民,袁骐. 2011
[2]河口地区牡蛎礁的生态功能及恢复措施. 全为民,沈新强,罗民波,陈亚瞿. 2006
[3]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生态现状评价. 全为民,周为峰,马春艳,冯美,周振兴,唐峰华,吴祖立,范瑞良,王云龙. 2016
[4]3种无脊椎动物对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和熊本牡蛎C.sikamea的捕食研究. 孙兆跃,范瑞良,隋延鸣,唐保军,姜伟,修玉娜,李楠楠,李雪英,全为民. 2021
[5]牡蛎礁修复的底物筛选:新、旧牡蛎壳附苗效果比较. 姜伟,孙兆跃,施文静,范瑞良,李楠楠,全为民. 2021
[6]健跳港上游湾区牡蛎潮间带分带格局和资源补充研究. 陈丽芝,姜伟,施文静,祁拥华,叶春宇,范瑞良,李楠楠,全为民. 2021
[7]底物中钙赋存形态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幼虫附着的诱导效应. 范瑞良,晁敏,任国平,全为民. 2016
[8]底物颜色和附着物对牡蛎和藤壶自然补充量影响. 陈丽芝,姜伟,施文静,张文考,祁拥华,叶春宇,李楠楠,范瑞良,全为民. 2024
[9]临海东矶海域人工鱼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早期发育. 李楠楠,毕远新,翁歆之,侯弘毅,程岩雄,范瑞良,陈渊戈,欧阳珑玲,全为民. 2024
[10]浙江健跳港牡蛎礁的幼体补充量和附着底物筛选. 刘琪,姜伟行,陈丽芝,叶春宇,程岩雄,韩宇,曾剑,张文考,范瑞良,李楠楠,欧阳珑玲,陈渊戈,全为民. 2023
[11]黄河口西南侧小岛河河口天然牡蛎礁的牡蛎种群结构. 左涛,张贝叶,王俊,左明,王安东. 2024
[12]天津大神堂牡蛎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现状及管理对策. 殷小亚,陈海刚,乔延龙,陈亮. 2015
[13]牡蛎礁生境: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碳汇. 王桃妮,张子莲,全为民. 2024
[14]象山港熊本牡蛎设施养殖与邻近自然牡蛎礁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比较. 全为民,王云龙. 2013
[15]三门健跳港主要牡蛎滤水率及修复后牡蛎礁净水功能研究. 张文考,李楠楠,范瑞良,欧阳珑玲,陈渊戈,姜伟行,全为民. 2024
[16]刺参体腔液穿刺抽取后细胞恢复过程的初步研究. 王印庚,廖梅杰,郝志凯,王桂青,荣小军,陈贵平,陈霞. 2010
[17]铅暴露与排放对中华鲟幼鱼血液中ALT、AST活力的影响. 侯俊利,庄平,冯琳,章龙珍,张涛,冯广朋,刘鉴毅,徐滨. 2009
[18]铅暴露致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弯曲畸形与畸形恢复. 侯俊利,庄平,章龙珍,冯琳,张涛,冯广朋,刘鉴毅,闫文罡. 2009
[19]水流作用下星体型人工鱼礁二维流场PIV试验研究. 刘彦,关长涛,赵云鹏,崔勇,董国海. 2010
[20]几种制冷系统自动控制元件的应用技术. 李宪光,徐泽智.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