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用于速生刺参育种的遗传分子标记和应用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李彬;荣小军;王印庚;廖梅杰;刘安然;陈贵平;范瑞用;张正

专利号: CN20181003925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速生刺参育种的遗传分子标记和应用。属于水产遗传育种领域,该分子标记为SNP160标记,扩增分子标记为SNP160的引物对,SNP160F:5’‑TCGCAGGAAACCAACCTTCA‑3’和SNP160R:5’‑AAGGGAGGGTCAAGGAGGAT‑3’,该标记用于快速生长性状辅助选育的优势基因型为AA,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上述标记辅助育种的步骤。本发明为从遗传上提高刺参生长这一经济性状提供了有效的分子标记,用该遗传标记对刺参进行标记辅助选择,开展遗传选育,可有效提高刺参苗种的生长速度,对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 相关文献

[1]鱼类育种实践中的个体标记技术. 张磊,董在杰,明俊超,梁政远,苏胜彦. 2010

[2]大口黑鲈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蔡磊,白俊杰,全迎春,李胜杰,陈昆慈. 2011

[3]茜素络合物浸泡标记秦岭细鳞鲑发眼卵及仔鱼耳石. 靳建波,危起伟,孙庆亮,李罗新,甘芳. 2011

[4]中国对虾家系水平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孟鹏,刘晓敏,王伟继,孔杰,李晓静,王清印. 2008

[5]鲤仔鱼耳石上锶标记的持久性评价. 邱晨,姜涛,陈修报,刘洪波,杨健. 2021

[6]罗非鱼遗传背景的研究进展. 朱华平,黄樟翰,卢迈新,刘楚吾. 2003

[7]草鱼仔鱼三类耳石锶标记特征及日轮形成时间验证. 朱亚华,姜涛,陈修报,刘洪波,杨健. 2024

[8]黄尾鲴和花?增殖放流标记技术研究. 郝雅宾,原居林,刘金殿,何海生,顾志敏. 2018

[9]基于文献计量的鱼类耳石研究分析. 金岳,单秀娟,金显仕. 2024

[10]刺参体腔液穿刺抽取后细胞恢复过程的初步研究. 廖梅杰,王印庚,郝志凯,荣小军,陈贵平,陈霞. 2009

[11]刺参机械去脏工艺的实验研究. XU Wen-qi,徐文其,SHEN Jian,沈建. 2008

[12]几种常用饵料对稚幼参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Zhu Jianxin,朱建新,Liu Hui. 2008

[13]刺参体壁氨基酸组成的季节变化. 高菲. 2008

[14]刺参池塘底栖真核生物群落DNA指纹结构与环境理化因子的关系. 荣小军,李彬,廖梅杰,张正,王印庚,陈贵平. 2009

[15]渡夏期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的发生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Huang Huawei,黄华伟,Wang Yingeng,王印庚,Chen Xia. 2011

[16]浒苔对幼刺参生长、消化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秦搏,常青,陈四清,刘长琳,吕云云,燕敬平,王志军. 2014

[17]鱼礁与池塘养殖刺参体壁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万玉美,赵春龙,崔兆进,赵海涛,付仲,赵雅贤,杨超臣. 2014

[18]刺参池塘养殖青苔防治方法. 张传涛,赵炳然,曹金凤,孙祥山. 2016

[19]裂壶藻对刺参生长、免疫及消化酶的影响. 黄亮华,李浩洋,李彬,廖梅杰,陈骏佳,班甲,荣小军,李强,王印庚. 2014

[20]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致病菌——灿烂弧菌的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王印庚,荣小军,张凤萍,王岚,廖梅杰,邹安革.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