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用于防治二点委夜蛾的家蚕微孢子虫及其应用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发明人: 张海剑;杜立新;石洁;曹伟平;宋健;郭宁

专利号: CN201410425709.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作物害虫生物防治领域的一种用于防治二点委夜蛾的家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ED2013,该微孢子虫已于2014年8月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9557。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ED2013孢子的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家蚕微孢子虫ED2013对二点委夜蛾幼虫具有较高杀虫活性,杀虫效果好,可有效地降低二点委夜蛾的种群数量,为防治二点委夜蛾提供了一种高效途径;其次,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方法,对环境无污染,对其他天敌无害,还可以替代或降低农药使用量,属于环境友好型。

  • 相关文献

[1]一种二点委夜蛾微孢子虫的致病机理. 杨云鹤,石洁,张海剑,郭宁,杜立新. 2017

[2]微孢子虫对二点委夜蛾致病力研究. 张海剑,宋健,杜立新,杨云鹤,石洁. 2016

[3]环境因子对二点委夜蛾微孢子虫侵染能力的影响. 杜立新,曹伟平,张海剑,宋健,焦玉敏,李会然,张晓. 2018

[4]毒土、毒饵法防治二点委夜蛾研究初报. 张全力,刘莉,陈哲,杨素芳,周芳,李秀芹,张燕,姜京宇,董志平. 2012

[5]清洁田园对二点委夜蛾的防治效果初报. 苏增朝,柴彦,王玉强,霍立强,王凤芝,霍书珍,马继芳,翟晖. 2012

[6]解淀粉芽孢杆菌ZJ01对枣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 李扬,张朝红,于秋香,李杰,张献辉. 2018

[7]钙调素拮抗剂及钙螯合剂对玉米大斑病病原孢子萌发的影响. 高志强,程增书. 1993

[8]感染微孢子虫的棉铃虫幼虫对化学杀虫剂的敏感性. 冉红凡,冯书亮,潘文亮,王容燕,党志红. 2004

[9]棉铃虫微孢子虫病的田间发生调查及其致病力测定. 王容燕,王金耀,曹伟平,杜立新,宋健,冯书亮. 2008

[10]棉铃虫幼虫感染棉铃虫微孢子虫后的组织病理变化. 冉红凡,冯书亮,潘文亮,范秀华. 2003

[11]影响微孢子虫对棉铃虫幼虫致病力的因子. 冉红凡,潘文亮,冯书亮,范秀华,王容燕. 2003

[12]微孢子虫侵染草地贪夜蛾幼虫的致病机理研究. 孙雪莲,张海剑,王勤英,石洁. 2025

[13]二点委夜蛾年生活史及天敌种类调查. 马继芳,李立涛,甘耀进,董志平. 2012

[14]二点委夜蛾生活习性研究简报. 马继芳,王玉强,李立涛,董立,甘耀进,董志平. 2011

[15]玉米重大新害虫二点委夜蛾暴发机制及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姜京宇,王振营,姜玉英. 2014

[16]二点委夜蛾越冬场所调查初报. 王振营,单旭南,姜玉英,张海剑,王静,葛星. 2011

[17]二点委夜蛾世界分布与基于MAXENT适宜区域的初步分析. 王玉强,WANG Yuqing,LI Xiuqin,李秀芹,CAO Shuo. 2014

[18]一种二点委夜蛾人工接虫方法的建立和种衣剂防治效果评价. 张海剑,郭宁,石洁. 2016

[19]二点委夜蛾的预报影响因子指标研究. 李秀芹,刘莉,崔彦,曹烁,姚树然,许昊,陈秀双,王玉强,陈哲. 2015

[20]二点委夜蛾发生为害特点 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张小龙,张艳刚,李虎群,刘莉,董志平.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