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超级杂交稻的育种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发明人: 王丰;李曙光;廖亦龙;柳武革;彭惠普;李传国;黄德娟;梁世胡;黄慧君;刘振荣;符福鸿

专利号: CN01130025.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级杂交稻的育种方法,其特点是:选育株型好、配合力强、起点温度低(≤24℃)、稳定不育期长、异交结实率高、适合华南地区光温生态条件的优质籼稻光温敏核不育系GD-1S为母本,以株型好、优质、抗病恢复系广恢122为父本,配制成超级杂交稻组合粤杂122。粤杂122早季种植全生育期125天,晚季为112天,具有米粒细长,透明度较好,抗稻瘟病能力强、抗白叶枯病能力强的优点。广泛适合华南稻区大面积应用。

  • 相关文献

[1]水稻育种的方法和手段. 罗小忠,郭樱花,叶菊华,吴亚辉,黄愉光,陶星星,苏彬峰. 2020

[2]杂交稻品质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王丰. 2005

[3]中小花型蝴蝶兰杂交特性和无菌播种培养研究. 李娜,廖飞雄,刘晓荣,连芳青. 2010

[4]不同品种稻米维生素B_1、B_2品质分析. 钱咏文,刘钧赞,何昆明,许聪,黄天世,徐梅生. 1991

[5]我国热带山地稻种类缘的探讨. 钱咏文,刘钧赞,何昆明,李万光. 1988

[6]快大型与矮小型优质种鸡蛋重与早期生长规律的分析. 马杰,陈鹏,李春雨,李娅兰,瞿浩,聂芳琪,杨纯芬,舒鼎铭. 2008

[7]高产优质抗病广适型水稻新品种黄软占的选育及其育种方法——水稻核心种质育种实例. 王志东,周少川,赖穗春,李宏,黄道强,卢德城,周德贵,王重荣,李康活. 2012

[8]类回交育种的方法、意义及初步应用. 李宏,周少川,黄道强,赖穗春,王志东,周德贵,王重荣,罗文永. 2016

[9]超级杂交稻五丰优615的选育及应用. 刘志霞,何振宇,林青山,冯道基,高云,胡巍,张强,梁其登,江奕君. 2019

[10]超级杂交稻五丰优615的高产制种技术. 张强,何振宇,冯道基,江奕君. 2018

[11]两系法超级杂交稻粤杂122动态株型结构研究. 陈友订,万邦惠,张旭,黄农荣,黄秋妹. 2006

[12]超级杂交稻五优308根系形态特征研究. 陈达刚,周新桥,李丽君,刘传光,李巨昌,张旭,陈友订. 2012

[13]超级杂交稻结实期根系活力与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黄农荣,钟旭华,王丰,郑海波. 2006

[14]超级杂交稻粤杂889的选育与应用. 廖亦龙,王丰,黄德娟,李曙光,柳武革,刘振荣,彭惠普. 2005

[15]两系超级杂交稻粤杂122的选育. 王丰,柳武革,廖亦龙,李曙光,刘振荣,黄德娟,彭惠普. 2005

[16]源自杂交稻组合“天优998”稻瘟病菌小种鉴定及其致病性分析. 杨健源,陈玉托,陈深,杨维新,陈喜劳,曾列先,朱小源. 2009

[17]新技术在甜玉米育种的应用研究进展. 胡建广,王子明. 2007

[18]加强蝴蝶兰品种创新,促进产业发展. 吕复兵. 2010

[19]乌龙茶审评方法研究概述. 赵超艺,王秋霜,卓敏,凌彩金. 2009

[20]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主要方法在茶树上的应用. 乔小燕,陈栋,李家贤,吴华玲,黄华林,何玉媚,晏嫦妤.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