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翁宏飚;刘培刚;王永强
专利号: CN201410008612.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液体冷媒诱导家蚕减数分裂型孤雌生殖的方法,属于昆虫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方法包括:(1)未受精卵的收集和清洗;(2)液体冷媒的种类与配制;(3)未受精卵的冷激处理;(4)冷激蚕卵的保护和催青。本发明以液体冷媒为介导、以中国家蚕品系及中´日杂交种为材料,进行家蚕减数分裂孤雌生殖诱导试验取得了成功,获得了基因纯合型的雄蚕个体。这为中国家蚕获得新的纯合系和真杂种的遗传种质资源,并进一步开展基因表达、优异性状形成、杂种优势机理等的研究与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 相关文献
[1]孤雌生殖中卵母细胞激活的研究进展. 徐芳,马辰恺,崔春光,胡成洁,王永强,徐霞. 2024
[2]转录组分析揭示热激诱导家蚕孤雌生殖发生相关的信号通路. 陈金娥,杜鑫,徐霞,于少芳,姚陆松,何秀玲,王永强. 2022
[3]家蚕人工诱导孤雌生殖的研究及应用. 陈金娥,徐霞,杜鑫,王永强. 2022
[4]MAPK信号通路参与热激诱导家蚕未受精卵发生孤雌生殖发育的研究. 翁宏飚,刘培刚,牛宝龙,孟智启. 2016
[5]家蚕现行品种孤雌生殖的研究. 王永强,徐孟奎,何秀玲,夏建国. 2001
[6]蚕的上簇技术. 朱俭勋. 2003
[7]中国蚕类利用简史及其茧丝性状比较研究. 蒋猷龙,李秀艳,金先德. 1993
[8]温汤处理诱导桑蚕孤雌生殖适宜条件的探讨. 王永强,夏建国,姚陆松,徐孟奎. 1998
[9]稻株含氮量和密度对褐飞虱存活、发育和生殖特性的影响. 吕仲贤,Heong Kong-Luen,俞晓平,胡萃. 2005
[10]菜喜和集琦虫螨克对小菜蛾生长发育、存活和生殖的影响. 林文彩,郭世俭,章金明,黄贵坤. 2001
[11]寄主植物对亚洲玉米螟取食、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 吕仲贤,杨樟法,胡萃. 1996
[12]玉米(Zea may)×四倍体多年生玉米(Zea perennis)可育三倍体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 吕桂华,唐祈林,郭国锦,陈坚剑,荣廷昭. 2015
[13]卵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MPF通路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马辰恺,徐芳,崔春光,胡成洁,王永强,徐霞. 2024
[14]铁线莲粉香槟的组培快繁研究初报. 刘洪见,杨艳萍,钱仁卷,姚丽娟,张旭乐,曾爱平. 2013
[15]催眠睡茄的离体快繁及四倍体的诱导. 林春来,汪卫星,梁国鲁,郭启高,聂振鹏,向素琼,李晓林,梁君,秦川. 2008
[16]秋水仙碱对猕猴桃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龙自立,张慧琴,刘永立. 2020
[17]荸荠愈伤组织诱导试验. 苗立祥,蔡佳燕,寿森炎. 2016
[18]基于桑树冬芽的多倍体诱导与初步鉴定. 刘岩,林天宝,朱燕,吕志强. 2019
[19]桑树四倍体的诱导及其应用. 杨今后. 2004
[20]加强对农业科研单位所属企业监管的途径和方法. 沈新芬.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孤雌生殖中卵母细胞激活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芳;马辰恺;崔春光;胡成洁;王永强;徐霞
关键词:孤雌生殖;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激活方法;激活机制
-
义乌市引进秋期桑椹露天反季节栽培技术初探
作者:楼文美;刘培刚;朱爱青;金香玲
关键词:桑椹;单氰胺;反季节栽培;农艺性状;果用性状;初试
-
单氰胺浓度对反季节桑果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作者:李添艳;林天宝;杨璐;魏佳;马焕艳;郭君鑫;朱燕;吕志强;刘岩;陈乐阳;沈国新;刘培刚;潘美良
关键词:桑果;单氰胺;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反季节栽培
-
不同杂交桑品种叶片营养的综合评价
作者:林天宝;吕志强;魏佳;刘培刚;朱燕;刘岩
关键词:叶片营养;隶属函数;熵权法;杂交桑
-
中国桑树品种在乌兹别克斯坦栽植适应性研究
作者:林天宝;刘培刚;杜鑫;沈王明;吕志强
关键词:强桑1号;浙桑杂1号;乌兹别克斯坦;产叶量
-
海涂泥质盐碱地不同果桑品种生长适应性分析
作者:杨升;王明睿;刘培刚;刘双双;刘星;朱燕;魏佳;陈秋夏;潘飞翔;王金旺
关键词:果桑;盐碱地;适应性分析
-
桑树新品种'强桑5号'的育成
作者:林天宝;魏佳;刘培刚;刘岩;潘美良;马焕艳;冯世民;章恩婷;朱燕;叶伟清;兰丽盼;计东风;吕志强
关键词:桑树;品种;‘强桑5号’;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