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发明人: 刘贵波;李源;赵海明;游永亮;翟兰菊;王广才;李爱国;张胜古;王卫东

专利号: CN201410210127.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F0代组配:以Jumbo高丹草杂交种为母本,以苏丹草品种新苏2号为父本人工组配杂交组合,获得F1代杂交种种子;F1代选择:创造限水环境,重点筛选抗旱性优异单株的单株;F2代选择:创造足水环境,重点筛选抗病性单株;F3代选择:继续在F1限水条件下加代选择,按穗行种植,每份材料后代群体数量依然不低于300株;F4-F6代选择:再分别按照F1-F3代后代材料选择顺序进行新一轮的旱、水交替定向选择;F7-F8代收获:按品系收获,完成两个世代新品系的稳定系、适应性评价调查记载,同时在隔离条件下安排小面积的繁种试验,最终获得一批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

  • 相关文献

[1]抗旱节水型衡麦系列品种的选育方法及系谱分析. 孟祥海,李丁,孙书娈,乔文臣,魏建伟,陈秀敏,赵明辉,李会敏,赵凤梧,李强. 2017

[2]优质丰产草莓新品种"石莓3号". 杨莉. 2005

[3]高粱与苏丹草远缘杂交F_1的生物学性状遗传分析. 赵海明,李源,谢楠,刘贵波. 2011

[4]超高产小麦新种质HS Z6-06-56性状表现及分析. 李慧敏,袁绍华,杨建忠,赵凤梧,丁再松,赵明,Pavol Hauptvogel,Daniela Benedikova. 2007

[5]谷子抗咪唑乙烟酸新种质的初步研究. 师志刚,夏雪岩,刘正理,程汝宏. 2010

[6]超高产小麦新种质HSZ6-06-56性状表现及分析. 李慧敏,袁绍华,杨建忠,赵凤梧,丁再松,赵明,PavolHauptvogel,DanielaBenedikova. 2007

[7]新颚螨属1新种记述(蜱螨亚纲:小黑螨科). 胡成业,于丽辰. 1995

[8]中国蜡蝉总科新属新种记述(二)(同翅目:蜡蝉总科). 王思政,黄桔. 1989

[9]中国颖蜡蝉科(Achilidae)三新种(同翅目:蜡蝉总科). 王思政,黄桔,王方晓. 1991

[10]枣树新害虫-中国菱蜡蝉科-新种(同翅目:菱蜡蝉科). 王思政. 1991

[11]中长绒陆地棉育种研究. 翟学军,王国印,李俊兰,李之树,耿军义. 1995

[12]作物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及进展. 栗雨勤,张文英,王有增,李运朝,刘桂茹,谷俊涛,周进宝. 2004

[13]生物技术在基因诱变中的应用. 赵和. 2006

[14]苹果离体茎尖超低温保存方法的比较. 赵艳华,周锡明,吴永杰. 2003

[15]二点委夜蛾化学防治方法研究. 柴同海,梅成彬,翟晖,霍立强,郭丽伟,刘奎胜,梁建辉,马继芳. 2012

[16]核桃叶片基因组DNA的4种提取方法比较. 韩继成,徐平,李春敏,陈湖,张新忠. 2007

[17]美国玉米种质在我国的改良利用情况及建议——以黄淮海夏玉米区为例. 杨宗利,李和平,李积铭. 2016

[18]河北省夏玉米杂优模式的研究. 张动敏,宋炜,王宝强. 2014

[19]Glu-D1位点亚基缺失弱筋小麦新种质的创制及其品质分析. 温之雨,张艳敏,李辉. 2012

[20]小叶板蓝根抗病毒及抑菌效果比较研究. 谢晓亮,尹晓琳,温春秀,刘灵娣.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