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测试增殖放流紫海胆与野生生物相互反应的装置

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聂永康;陈丕茂;周艳波;袁华荣;冯雪;余景;秦传新;赵漫;王云祥

专利号: CN201520077663.3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试增殖放流紫海胆与野生生物相互反应的装置,包括观察测量桶和拍摄测量摄像装置,观察测量桶的底部设有测量标线,测量标线包括若干依次等间距分布的同心圆线,横跨观察测量桶的顶部边缘设有固定绑线,固定绑线在同心圆线圆心的正上方连接引入观察测量桶底部的紫海胆绑缚线,拍摄测量摄像装置包括横跨在观察测量桶上方的固定架和装在固定架上的摄像设备。使用时,用紫海胆绑缚线使紫海胆始终处于桶底中心较小范围内,通过摄像设备录像和定时拍照,依靠桶底的同心圆线可以观察紫海胆活动状态、运动速率及与野生生物的相互反应、分布等情况。本装置结构简单,容易操作,便于观察、耐用且对生物无害。

  • 相关文献

[1]南方紫海胆增殖放流对虾类和蟹类行为的影响. 聂永康,陈丕茂,周艳波,冯雪,袁华荣,梁宗杰,王文杰,莫宝霖. 2016

[2]南方紫海胆增殖放流对虾类和蟹类行为的影响(英文). 聂永康,周治刚,李勇,陈丕茂,黄泽强,洪洁漳,谢学东,李辉权. 2016

[3]大亚湾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增殖放流苗种生长情况. 罗虹霞,陈丕茂,袁华荣,秦传新,王莲莲,周艳波,冯雪,聂永康. 2015

[4]中国明对虾增殖放流技术探讨. 李文抗,刘克奉,苗军,乔延龙,王麒麟. 2009

[5]世界海胆Sea Urchin (Echinoidea)主要产地概况. 赵荣兴. 2005

[6]应用于中华鲟的Pop-up标志固定方法. 赵峰,庄平,Boyd KYNARD,章龙珍,张涛. 2010

[7]应用弹式卫星数据回收标志技术研究放流中华鲟幼鱼在海洋中的迁移与分布. 陈锦辉,庄平,吴建辉,黄硕琳,刘健,杨吉平,徐嘉楠,郑跃平,赵峰,张涛. 2011

[8]中国明对虾放流对鱼类生态位的影响. 左涛,黄经献,张传涛,王俊,孙坚强. 2023

[9]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大亚湾紫海胆食性分析. 莫宝霖,秦传新,陈丕茂,黎小国,冯雪,佟飞,袁华荣. 2017

[10]光照强度对紫海胆浮游幼体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陈吉圣,席世改,秦传新,郭禹,潘莞倪,邵广彧. 2021

[11]温度和体重对南海野生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呼吸代谢的影响. 冯雪,陈丕茂,秦传新,周艳波,袁华荣,李娜,乔培培. 2012

[12]南方紫海胆摄食习性的初步研究. 聂永康,陈丕茂,周艳波,秦传新,余景,袁华荣,冯雪,王云祥,赵漫. 2016

[13]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放流亲蟹对环境的生理适应. 曹侦,冯广朋,庄平,王慧,王瑞芳,章龙珍. 2013

[14]南海紫海胆6个野生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英文). 罗虹霞,陈丕茂,黎小国,袁华荣,王莲莲,冯雪. 2015

[15]2006年度绥芬河大麻哈鱼人工繁殖与孵化放流. 赵春刚,陈军,潘伟志,王维坤. 2006

[16]绥芬河驼背大麻哈鱼移殖放流及回归效果的初步研究. 董崇智,赵春刚,齐树海,段广元,解福君,张国财. 1992

[17]南海紫海胆6个野生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罗虹霞,陈丕茂,黎小国,袁华荣,王莲莲,冯雪. 2015

[18]绥芬河滩头雅罗鱼孵化放流的初步试验. 董崇智,赵春刚,段广元,齐树海,解福君. 1991

[19]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大亚湾紫海胆食性分析. MO Bao-lin,莫宝霖,QIN Chuan-xin,秦传新,CHEN Pi-mao,陈丕茂,YUAN Hua-rong,袁华荣,FENG Xue,黎小国,TONG Fei. 2017

[20]生物发酵豆粕干燥技术的研究. 虞宗敢,高翔,周荣.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