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预测小麦苗期纹枯病抗性的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周淼平;姚金保;马鸿翔;余桂红

专利号: CN201510161407.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测小麦苗期纹枯病抗性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A)将待测小麦品种或品系的麦粒浸种萌发、接种后培养12d;(B)取待测小麦幼苗基部包括叶鞘的1cm茎秆,称重,记为A,单位为mg;提取茎秆总DNA,作为待测DNA样品,体积记为B,单位为μL;(C)以步骤B获得的待测DNA样品为模板,以SEQ.ID NO:1为正向引物,SEQ.ID NO:2为反向引物,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获得CP值;重复再检测两次,获得三次检测的CP平均值C;(D)根据公式E=[B×10(31.784‑C)/3.562]/A计算待检测小麦幼苗基部茎秆禾谷丝核菌的DNA含量E;(E)以上述相同的A‑D步骤获得对照样品淮麦18幼苗的基部茎秆禾谷丝核菌的DNA含量E1;(F)通过E和E1的比值来预测小麦幼苗期的纹枯病抗性。

  • 相关文献

[1]小麦纹枯病抗性QTL分析. 周淼平,姚金保,杨学明,张鹏,余桂红. 2020

[2]小麦幼苗纹枯病抗性评价新方法. 周淼平,姚金保,张鹏,杨学明,余桂红,马鸿翔. 2017

[3]小麦纹枯病抗性的配合力分析. 颜伟,吴纪中,蔡士宾,张仙义,吴小有. 2006

[4]抗纹枯病、赤霉病的转TaPIEP1基因小麦的分子鉴定与选育. 蔡士宾,张伯桥,周淼平,路妍,吴继中,杜丽璞,李斯深,臧淑江,张增艳. 2011

[5]小麦抗纹枯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蒋彦婕,吴纪中,蔡士宾,朱芳芳,张巧凤. 2013

[6]2007~2013年江苏省审定的水稻品种纹枯病抗性分析及抗纹枯病育种策略. 王爱民,许明,陈宗祥,姚立生,孙明法. 2014

[7]江苏省水稻主栽及区试品种对水稻纹枯病的抗性分析. 刘永峰,陈志谊,吉健安,刘邮洲. 2006

[8]抗性杂草发生危害预测与防治对策. 刘义进,刘伟中,汪立新,吴险平. 2011

[9]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徐润成,陈茂林. 2000

[10]不同药剂春季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比较. 刘树法. 2004

[11]中国小麦纹枯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陈荣振,冯国华,刘东涛,王静,王晓军,楼辰军,张凤. 2007

[12]小麦AR_z抗纹枯病的QTL定位研究. 汤頲,任丽娟,蔡士宾,吴纪中,陆维忠,陈建民,马鸿翔. 2004

[13]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郭小山,熊战之,陈太虎,陈香华,李茹,赵桂东. 2007

[14]小麦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鉴定及利用. 张会云,冯国华,刘东涛,刘世来,王来花,李德民,王静,王晓军,陈荣振. 2009

[15]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的影响. 陈荣振,井长勤,冯国华,刘东涛,张会云. 2003

[16]小麦抗纹枯病种质创新及QTL定位的初步研究. 蔡士宾,任丽娟,颜伟,吴纪中,陈怀谷,吴小有,张仙义. 2006

[17]转TaCOMT-3D基因小麦的农艺性状评价. 周淼平,张增艳,姚金保,王化敦,杨学明,张鹏,余桂红,马鸿翔. 2020

[18]3种小麦纹枯病病原菌接种方法的比较. 颜伟,蔡士宾,吴纪中,张先义,吴小有. 2007

[19]江苏省小麦新品种(系)对纹枯病的抗性分析. 冷苏凤,张爱香,李伟,陈怀谷. 2010

[20]小麦-偃麦草杂种后代及小麦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 李洪杰,王晓鸣,陈怀谷,李伟,刘东涛,张会云.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