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鱼类工厂化养殖自动充氧的进水管

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刘长琳;陈四清;燕敬平;胡建成;刘春胜

专利号: CN201420339382.6

摘要: 一种鱼类工厂化养殖自动充氧的进水管,属于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进水主管、充气支管和阀门,进水主管包括水平上段,垂直中段和水平下段,出水口位于进水主管的水平下段的末端,所述的充气支管位于出水口处,充气支管垂直于水平下段,且高于或等于进水主管,并与进水主管相连通;所述的阀门位于进水主管的水平上段。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管在进水过程中自动给水体充氧,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消耗,不仅提高了水中溶氧量,还节省了常规充氧所需要的能量。

  • 相关文献

[1]澳大利亚银鲈的人工繁殖及其养殖. 陈永乐,简绍基. 1999

[2]大眼黑线Can在广西的再发现. 吴国犀. 1986

[3]鲯鳅是新开发的一种养殖鱼类. 熊笑园. 1990

[4]黑龙江鱼类开发利用浅析. 徐伟,耿龙武,姜海峰,佟广香. 2017

[5]浅析盐碱水域的鱼类养殖开发利用. 徐伟,耿龙武,姜海峰,佟广香. 2015

[6]美国养殖斑点叉尾?发展概况. 廖国璋. 1991

[7]工厂化养鱼水体的臭氧处理系统设计及安全性研究. 曹广斌,戚翠战,韩世成,周煊亦,蒋树义,陈忠祥. 2014

[8]青蛤Cyclina sinensis(Gmelin)工厂化育苗Industrial Breeding推广技术. 范心枝,程群,莫永凯,王和方,于业绍. 2005

[9]不同增氧方式对精养池塘溶氧的影响. 张世羊,李谷,陶玲,李晓莉. 2013

[10]微孔扩散器形状对曝气增氧性能影响的试验. 程香菊,谢宇宁,朱丹彤,李然,谢骏. 2017

[11]微孔曝气流量与曝气管长度对水体增氧性能的影响. 程香菊,曾映雪,谢骏,龚望宝. 2014

[12]基于氧传质的池塘机械增氧节能技术. 谷坚,门涛,刘兴国,丁建乐,顾川川. 2011

[13]水产养殖投饵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韩世成,曹广斌,陈中祥,蒋树义,屈应洁. 2009

[14]对虾工厂化养殖水环境基本特征研究. 刘娇,曲克明,刘海英,朱建新,李健,马德林. 2008

[15]液态氧在对虾工厂化养殖中的增氧效果. 李玉全,张海艳,李健,王清印,李振东. 2008

[16]褐牙鲆幼鱼工厂化养殖密度优化软件的初步实现. 董晓煜,张秀梅,黄国强,张沛东. 2009

[17]水产工厂化养殖及其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刘大安. 2009

[18]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水环境变化分析. 陈明康,李耕,潘玉洲,李忠红,任传麒,申旭东. 2020

[19]江西省井冈山地区鲟鱼养殖技术和效益分析. 孙雪娜,查云飞,冯广朋,周爱珍,王海华. 2020

[20]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苗种规模化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推广. 庄志猛,陈四清,刘长琳,马爱军,宋宗诚.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