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沈盎绿;李云;沈新强
专利号: CN200920209624.9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沙对海洋动物幼体毒性试验装置,由水箱(1)、内胆(2)、潜水泵(4)和加热棒(5)组成,所述的水箱(1)底部呈长方形且横截面呈梯形;所述的内胆(2)呈长方体通过顶部两端往外延伸以悬挂在水箱顶部居中位置,内胆(2)两个长截面的开凿孔上分别固定两片不锈钢网片,内胆(2)底部的开凿孔上固定50目不锈钢网片;所述的潜水泵(4)通过吸盘吸在水箱(1)侧面且出口朝下;所述的加热棒(5)放置于水箱(1)底部。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效率高,易于观察受试生物的活动情况和方便清除死亡个体,操作简便可行。
- 相关文献
[1]西北太平洋边缘海重要海洋动物分子系统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杨梅,李新正. 2016
[2]海洋动物microRNAs研究进展与展望. 刘小卓,张晓明,董波. 2018
[3]海洋动物糖胺聚糖的研究进展. 周小双,王锦旭,杨贤庆,魏涯. 2015
[4]海洋动物档案式标志及其定位方法研究进展. 张天风,樊伟,戴阳. 2015
[5]海洋动物体内氧化三甲胺和甘氨酸甜菜碱的浓度特征及影响因素. 陆长坤,宋若晗,曲克明,崔正国,赵婉玉,胡清静,毕相东. 2021
[6]珠江口海洋动物体的石油烃. 林钦,贾晓平,吕晓瑜. 1990
[7]悬沙胁迫下菹草去除水体中营养物质效果的研究. 邵留,沈盎绿. 2009
[8]悬沙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李云,黄耀佳,王晓蓉. 2011
[9]UV-B辐射下悬沙对小球藻生长和DNA损伤的影响. 李云,黄耀佳,王晓蓉. 2012
[10]悬沙胁迫下三疣梭子蟹仔蟹的RNA/DNA比率和DNA损伤. 李云,沈盎绿. 2012
[11]细叶蜈蚣草对悬沙胁迫的生理生态学研究. 邵留,沈盎绿. 2008
[12]菹草对悬沙胁迫的生理响应. 邵留,沈盎绿. 2008
[13]褶牡蛎对悬沙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 沈盎绿,马胜伟,陈亚瞿. 2007
[14]悬沙胁迫下日本囊对虾仔虾的生长和DNA损伤. 李云,沈盎绿,徐兆礼. 2011
[15]瓯江口春季营养盐、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分布. 陈雷,徐兆礼,姚炜民,张钊,陈胜,蔡圣伟,鲍旭平. 2009
[16]悬沙胁迫下熊本牡蛎的损伤及恢复. 李云,沈盎绿. 2012
[17]长江口疏浚弃土悬沙对2种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徐兆礼,易翠萍,沈新强,曹直,王云龙,陈亚瞿. 1999
[18]长江口悬沙对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muelleri)生长的影响. 徐兆礼,沈新强,陈亚瞿. 2004
[19]非线性最优化方法在大气-海洋科学研究中的若干应用. 穆穆,王强. 2017
[20]卤氧化铋薄膜的制备及其在海洋防污应用中的进展. .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几何形态测量学的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对鲢仔鱼形态影响研究
作者:杨浩;蒲艳;高雷;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李云
关键词:几何形态测量学;Morpho J;TDCIPP;生长抑制;鲢仔鱼
-
长江口及杭州湾近岸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时间序列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作者:杜荣璇;袁骐;平仙隐;沈新强;王云龙;晁敏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时间序列;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基于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的三峡水库主要鱼类营养级研究
作者:何春;邓华堂;王果;刘寒文;沈子伟;刘绍平;段辛斌;陈大庆;李云
关键词:鱼类;稳定同位素;三峡库区;营养级;连续营养谱
-
致病性海洋弧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传递机制初步研究
作者:王瑞旋;王江勇;李韵萍;郭子晗;李炳;李云;朱慧
关键词:致病弧菌;耐药质粒;新霉素;卡那霉素;耐药机制
-
盐酸四环素浸泡与投喂标记鲢的效果比较及其浸泡标记对肝脏生理指标的影响
作者:段必成;张薪;叶勤;何春;邓华堂;陈辙聿;李云
关键词:鲢;荧光标记;微耳石;盐酸四环素;肝脏;氧化损伤
-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蟹的食性和摄食强度
作者:徐静静;耿智;冯广朋;庄平;吴晓峰;黄晓荣;沈盎绿;王海华
关键词: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饵料组成;摄食强度;营养级
-
铜围网大黄鱼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作者:周龙龙;平仙隐;李磊;沈盎绿
关键词:铜围网;大黄鱼养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