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发明人: 华丹;顾若波;闻海波;徐钢春;聂志娟;周鑫
专利号: CN201210033573.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角帆蚌人工催产及授精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择4~6龄亲本并鉴别性别、雌雄隔离培育池微流水同步培育、选出待孕雌蚌、待孕雌蚌分成自然授精组和人工授精组、雄蚌注射催产剂与人工授精各步骤。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三角帆蚌受精过程的人工调控,在10~30分钟,三角帆蚌人工授精率可达70%~90%,为开展三角帆蚌多倍体育种、家系选育等研究创造了基本条件。
- 相关文献
[1]虹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授精的研究. 石连玉,尹洪滨,毛崇林,沈俊宝. 2004
[2]鳀人工授精和孵化. 万瑞景,蒙子宁. 2002
[3]舌鰕虎鱼的人工繁殖及其胚胎发育. 严银龙,施永海,邓平平,张忠华,张海明,赵峰. 2016
[4]杂交鲶(怀头鲶♀×鲶♂)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 赵春刚,陈军,王鹏,潘伟志,关海虹. 2004
[5]日本鳗鲡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最新进展. 乔振国. 2007
[6]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催产方法及幼虫培养条件. 郑言鑫,杨爱国,吴彪,孙秀俊,周丽青,李东明,董迎辉. 2015
[7]青蛤亲贝的阴干方法和催产试验. 李树国,朱善央,陆锦天. 2005
[8]双棘黄姑鱼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施兆鸿,夏连军,王建钢. 2004
[9]注射含HCG和CPE的W/O/W复乳诱导日本鳗鲡性腺发育成熟的研究. 邓岳松,林浩然,谢骏,潘德博,王广军,许梓荣. 2001
[10]葛氏鲈塘鳢(Perccottus glenii)繁殖生物学及人工催产实验. 张玉勇,何宝全,曹顶臣,白庆利,何立川. 2021
[11]塞内加尔鳎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刘新富,柳学周,连建华,王印庚,张福龄,于宏,马爱军,刘寿堂,翟介明. 2008
[12]南方糙海参的人工催产与育苗初步试验. 杨学明,张立,李有宁,陈明强,甘西. 2011
[13]长江上游圆口铜鱼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研究. 胡佳祥,张植元,王雄延,陈娇,范泽. 2021
[14]乌苏里江大麻哈鱼人工催产技术初步研究. 陈军,赵春刚,赵立. 2011
[15]乌苏里拟Chang人工繁育技术及开发利用-乌苏里拟Chang繁殖生物学及人工催产初步研究. 潘伟志,戚继刚. 2001
[16]史氏鲟人工催产技术及低温早繁对策. 潘伟志. 1999
[17]半滑舌鳎人工催产技术研究. 杨景峰,陈松林,翟介明,田永胜,苏鹏志,孙丽娟. 2010
[18]洛氏的人工繁殖. 张永泉,徐伟,席庆凯,张庆余,尹家胜. 2015
[19]池养镜泊湖蒙古鲌的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观察. 姜海峰,耿龙武,佟广香,李晨宇,王四泽,徐伟. 2016
[20]大口鲇苗种规模化繁育的关键技术. 邹桂伟,罗相忠,潘光碧,陈细华.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梨形环棱螺纵向生长数据线性模型分析研究
作者:李珂;马学艳;高凯利;杨轲;金武;闻海波
关键词:
-
转食饲料对大口黑鲈幼鱼的存活率、抗氧化酶和消化酶活性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作者:马兴宇;唐忠林;陈树桥;周国勤;徐钢春
关键词:大口黑鲈;幼鱼;转食;存活率;抗氧化酶;消化酶;肠道菌群
-
一种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河蟹套养青虾抱籽虾试验
作者:杜金梁;许玉方;万羽;高建操;姚田玉;许冬梅;张凤翔;徐钢春
关键词:
-
梨形环棱螺11个地理种群的几何形态学分析
作者:金武;马学艳;彭刚;陈琬雯;闻海波
关键词:梨形环棱螺;地理种群;几何形态;地标;半地标
-
普通小球藻对水体NH4+-N、NO2--N去除效果及NO2--N的同化途径
作者:沈雷;高建操;聂志娟;郑兆伟;胡佳雯;邵乃麟;孙毅;徐钢春
关键词:普通小球藻;氨氮;亚硝酸盐氮;同化途径;亚硝酸盐还原酶
-
高温季节池塘种植水葫芦对河蟹生长及水质调控的影响
作者:孙毅;徐钢春;聂志娟;高建操;邵乃麟;朱昊俊;高峰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池塘养殖;水葫芦;生长;水质调控
-
"一蟹两虾"高效养殖技术
作者:孙毅;徐钢春;聂志娟;高建操;邵乃麟;胡佳雯;朱昊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