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发明人: 房熊
专利号: CN201620511371.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藻收割设备,包括呈T形的浮船,所述浮船内部设有T形输送装置,所述T形输送装置前端为一对由两侧向中部水平输送的输送带Ⅰ,一对输送带Ⅰ中部向后设有与其垂直的输送带Ⅱ;所述输送带Ⅰ的上方固定设置若干个引导轮,所述输送带Ⅱ上方也设有若干个引导轮,所述引导轮的轴向与输送带Ⅰ平行;海藻悬挂固定在水平的吊绳下方,吊绳两端固定在一对主绳上,主绳的末端固定在岸边或海中固定物上;所述吊绳用于悬挂海藻,所述主绳用于牵引海藻。本实用新型减轻劳动强度,提升收割效率;避免了海藻发生缠绕干涉的情况,提高海带收割后品相,降低受损率,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 相关文献
[1]我国食用海藻加工利用的现状及问题. 姜桥,周德庆,孟宪军,宫春波,姜文利,刘永红. 2005
[2]海藻MGMG型甘油糖脂的研究. 王梦雪,蒋盈,詹娜,何美佳,刘红兵. 2017
[3]大型海藻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江涛,黄一心,欧阳杰,朱烨. 2017
[4]海藻抗肿瘤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杨贤庆,刘晶,胡晓,陈胜军,吴燕燕,李来好,戚勃,邓建朝,杨莉莉. 2020
[5]海藻膳食纤维对雌激素吸附作用的研究. 李刘冬,李来好,石红,陈培基,戚勃,杨贤庆. 2005
[6]海藻有机碘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王雨馨,郭莹莹,赵芸,彭吉星,王静媛,王联珠,许加超. 2020
[7]快速测定海藻中碘含量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 翟毓秀,辛福言. 2004
[8]江蓠、浒苔、藻渣和菌渣替代鱼粉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郭斌,梁萌青,徐后国,卫育良,张庆功,李本相,廖章斌. 2019
[9]中国海洋生物研究70年. 孙军,蔡立哲,陈建芳,单秀娟,丁兰平,黄凌风,金显仕,林茂,刘洋,邵宗泽,徐奎栋,王雨,张晓华. 2019
[10]江蓠、浒苔、藻渣和菌渣替代鱼粉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体组成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郭斌,梁萌青,徐后国,卫育良. 2018
[11]运用体外全仿生消化法分析海藻中砷形态. 赵艳芳,尚德荣,宁劲松,翟毓秀,盛晓风. 2012
[12]海藻热解生物油的成分分析. 王爽,王谦,徐姗楠,姜秀民,吉恒松,何志霞. 2013
[13]海藻在海洋生态修复和海水综合养殖中的应用研究简况. 何培民,徐姗楠,张寒野. 2005
[14]应用ICP-MS法研究我国三种经济海藻中稀土元素含量. 赵艳芳,尚德荣,翟毓秀,宁劲松,丁海燕,盛晓风. 2015
[15]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HPLC-HG-AFS)联用技术检测海藻食品中无机砷. 尚德荣,宁劲松,赵艳芳,翟毓秀,郭莹莹,王军,盛晓风. 2010
[16]4种海藻膳食纤维对Cd~(2+)、Pb~(2+)、Hg~(2+)的吸附作用. 杨贤庆,李来好,戚勃. 2007
[17]镉在海藻中的化学形态. 赵艳芳,宁劲松,翟毓秀,尚德荣. 2011
[18]南方紫海胆摄食习性的初步研究. 聂永康,陈丕茂,周艳波,秦传新,余景,袁华荣,冯雪,王云祥,赵漫. 2016
[19]4种海藻膳食纤维对NO2-吸附作用的研究. 李来好,杨贤庆,戚勃. 2006
[20]红海湾海藻资源的研究. 吴进锋,张汉华,梁超愉,邱丽华,王江勇.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深远海养殖工船的优势及创新技术
作者:房熊;徐志强
关键词:养殖工船;深远海;技术创新;消费市场
-
我国远洋捕捞船舶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房熊;刘平;林礼群;徐志强
关键词:远洋捕捞;船舶;可持续性发展;风险控制;深远海
-
一种用于远洋渔船捕捞的吸鱼泵技术
作者:房熊;徐志强;谌志新;刘平
关键词:泵吸;吸鱼泵;渔船;渔业捕捞;深远海
-
基于连续捕捞试验平台的泵吸技术
作者:房熊;徐志强;谌志新;刘平
关键词:泵吸技术;吸鱼泵;极地;渔业捕捞;深远海
-
一种水下网具钢丝绳切割装置的设计
作者:房熊
关键词:清理装置;剪切器;水下装置;渔业保护
-
一种新型水下网箱清洗机器人的设计探索
作者:房熊
关键词:清理装置;网箱;水下机器人:渔业养殖;水下控制
-
一种南极吸虾泵的研究设计与探索
作者:房熊;毛文武;沈佳斌;徐志强;谌志新;王志勇
关键词:吸虾泵;泵吸;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