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发明人: 刘兴华;朱小梅;洪立洲;蔡庆生;丁成龙;丁海荣;王茂文
专利号: CN201310290175.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土栽培中诱导象草快速成苗的方法,即利用象草本身具有较强萌蘖与不定根发生的能力,以0.2-5.0mg/l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基腺嘌呤,对栽培的象草进行喷施处理,处理时间1-2周,待其不定芽大量发生并生长至6-10cm或具有2-3叶时,用利刃将其从母株上切割下来,转入含有水与0.20mmol/1K2SO4、0.15mmol/1MgSO4、0.06mmol/1KH2PO4、0.5mmol/1Ca(NO3)2、0.25mmol/1KCI以及12.5μmol/1的Fe(II)-EDTA、2.5μmol/1H3BO3、0.25μmol/1MnSO4、0.15μmol/1ZnSO4·5H2O、0.02μmol/1(NH4)6Mo7O24·4H2O的培养液中诱导其生根。待其生根2cm后,再于上述营养元素加倍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一周后成苗,解决了不经组织培养而低成本快速获得象草幼苗的问题。
- 相关文献
[1]应用PCR快速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研究. 李春芬,李郁,魏建忠,张小飞,黄显明. 2008
[2]水稻秸秆炭不同用量对黄瓜育秧的成苗及产量特征的影响. 刘亚柏. 2018
[3]滩涂盐碱地不同种植方式的生态效应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王永慧,孙艳茹,陈建平,张萼,高进,王为,戚永奎,陈涛,王海洋. 2020
[4]盐胁迫对棉花出苗及其成苗的效应. 刘剑光,肖松华,吴巧娟,陈旭升,许乃银,狄佳春,马晓杰. 2011
[5]~(60)Co-γ射线辐照对蕨类植物绿色球状体成苗的影响. 叶晓青,佘建明,贾新平,梁丽建,刘晓青. 2016
[6]低浓度2,4-D及外源激素诱导小麦体细胞快速成苗. 周淼平,黄益洪,朱作为,任丽娟,陆维忠. 2000
[7]4个品种象草滩涂盐碱地生育性状比较研究. 杨智青,丁海荣,钟小仙,丁成龙,顾洪如. 2013
[8]培养基不同浓度NaCl对象草幼穗离体培养的影响. 钟小仙,佘建明,顾洪如,张建丽. 2007
[9]不同贮藏条件对象草花粉活力的影响. 钟小仙,穆少杰. 2010
[10]象草自交后代无性系产量及植物学性状聚类分析. 冉景松,顾洪如,沈益新,丁成龙,张霞. 2010
[11]象草幼穗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研究. 钟小仙,佘建明,顾洪如,张建丽,倪万潮. 2007
[12]海盐胁迫下苏牧2号象草叶片解剖结构的适应性变化. 张霞,孙旭春,钟小仙,杨杰,顾洪如,李晟. 2014
[13]象草种子苗的遗传变异及种间杂交研究. 丁成龙,张建丽,许能祥,顾洪如. 2008
[14]体细胞突变体筛选法获得象草耐盐植株. 钟小仙,张建丽,佘建明,蔡小宁,顾洪如. 2009
[15]美洲狼尾草和象草种间杂种的细胞学观察. 陈礼伟,杨运生. 1990
[16]象草与象草-美洲狼尾草种间杂种比较. 白淑娟,杨运生. 2002
[17]美洲狼尾草与象草杂交种生产的花期相遇及积温稳定性研究. 顾洪如,白淑娟,杨运生,丁成龙,周卫星. 1994
[18]盐胁迫下象草叶片的显微结构. 张霞,孙旭春,钟小仙,杨杰,顾洪如. 2013
[19]美洲狼尾草柱头可授性和象草花粉活力的研究. 穆少杰,钟小仙,顾洪如,沈益新. 2010
[20]稻秸、象草和杂交狼尾草青贮的研究. 许能祥,丁成龙,顾洪如,程云辉,侯晓静.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乳酸菌和抗真菌添加剂对湿啤酒糟全混合日粮青贮发酵品质、体外消化率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王思然;丁成龙;田吉鹏;程云辉;许能祥;张文洁;王欣;刘蓓一
关键词:乳酸菌;抗真菌添加剂;全混合日粮;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
-
稻、麦等谷类作物籽粒品质遥感估测研究进展
作者:张骁;王雪;王美玲;丁颖;汤康;陈文斌;丁海荣
关键词:谷类作物;籽粒品质;遥感估测;研究进展
-
复合乳酸菌添加剂对低温环境下意大利黑麦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作者:王思然;刘蓓一;田吉鹏;程云辉;许能祥;张文洁;王欣;丁成龙
关键词:发酵品质;复合乳酸菌添加剂;意大利黑麦草;青贮饲料;低温
-
新质生产力赋能盐城市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程芳梅;于爱华;陈文斌;葛兆建;吴春;洪立洲;乔海龙;孙健雄;陈应江;王为;周汝琴
关键词:农业全产业链;农业强市建设;新质生产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病原真菌中β-氧化途径研究进展
作者:丁颖;贺江;刘艳艳;李晓莎;刘兴华
关键词:β-氧化;病原真菌;致病力;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沿海农区南粳9108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丁颖;晏军;刘兴华;刘艳艳;贺江;宛柏杰
关键词:水稻;氮肥运筹;氮肥利用率;产量
-
不同施氮处理下黑麦草翻压还田对滩涂盐渍土碳氮与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朱小梅;邢锦城;洪立洲;王建红;刘冲;董静;孙果丽;何苏南
关键词:黑麦草;盐渍土;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