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秦传新;陈丕茂;舒黎明;李春晓;马庆涛;郭森记
专利号: CN20112028933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栖贝类增殖容量实验装置,其包括样方框,所述样方框的框架周边设置有样方网。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有样方网的样方框,使得在需要进行底栖贝类的增殖容量实验时,只需将本实用新型置入实际海域中,即围闭了一个半开放式的底栖贝类生长空间,这样就可以往框内进行底栖贝类的自然放养,使贝类的生长完全受到实际海域的影响,从而可测出最真实直接的增殖容量数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可广泛用于进行底栖贝类的增殖容量实验中。
- 相关文献
[1]应用生态模型研究近海贝类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朱明远,张学雷,汤庭耀,FERREIRA JG,方建光,王兴章. 2002
[2]含甲烷水合物沉积物电–声响应特性联合探测:装置开发与实验研究. 邢兰昌,祁雨,朱泰,陈琳,刘昌岭,孟庆国,刘乐乐. 2018
[3]海水养殖容量评估方法及在养殖管理上的应用. 张继红,蔺凡,方建光. 2016
[4]有益微生物在暗尾东方?纯养殖中应用的研究. 陈家长,胡庚东,吴伟,瞿建宏. 2004
[5]尼罗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分析比较.. 白俊杰,马仲波. 1987
[6]微型叶轮桨的节能与助推效果的验证试验. 陈次颖. 1993
[7]轮虫高密度循环水培育装置的研究. 宋德敬,王秉心. 2005
[8]国内外拖网减少副渔获物的研究进展. 陈晓雪,黄洪亮,陈雪忠. 2007
[9]贝类健康化生产技术探讨. ^A乔庆林. 2004
[10]无公害贝类生产技术体系研究. 乔庆林.
[11]海水贝类养殖产量与碳汇量动态变化关系研究——以2006-2010年数据为例. 岳冬冬. 2011
[12]我国贝类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LOU Xiao-Yi,娄晓祎,汤云瑜,TANG Yun-Yu,TIAN Liang-Liang,田良良,SHI Yong-Fu,史永富,XIAO Dong-Xue. 2017
[13]国内养殖容量研究综述. 贾磊,宋文平. 2010
[14]贝类健康化生产技术的建立. 徐竹青. 2005
[15]青岛市场养殖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分析. 宁劲松,尚德荣,赵艳芳,王军,谭志军,翟毓秀. 2010
[16]贝类中诺如病毒SYBR Green I实时定量RT-PCR检测方法研究. 苏来金,周德庆,马丽萍,曹慧慧. 2009
[17]贝类食源性传染病病原及其消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李斌,陈碧鹃,方建光,张继红,蒋增杰,贾永超. 2009
[18]胶州湾养殖区贝类生物体中多溴联苯醚的分布特征. 夏斌,周明莹,陈碧鹃,冷凯良,乔向英,田丽粉. 2010
[19]一种评价污染物对贝类生长影响的快速测定方法. 陈碧鹃,陈民山,吴彰宽,王开晓. 1998
[20]珠江口及邻近海域贝类麻痹性毒素调查. 杨美兰,林燕棠,贾晓平,全桂英.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生境营造的生态学理论框架探索
作者:袁华荣;章守宇;林军;冯雪;汪振华;佟飞;王凯;陈钰祥;陈丕茂
关键词: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生境;目标物种驱动;结构与功能;规模与效应;理论框架
-
基于Ecopath模型的增殖放流对南朗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作者:冯瑞玉;陶峰;郭禹;秦传新;孙金辉;吴一桂;王静
关键词:Ecopath模型;增殖放流;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生态容纳量;南朗水域
-
渔业声学频差技术在广西银滩南部海域海洋牧场渔业资源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陈国宝;程高;牛麓连;邹建伟;于杰;陈丕茂
关键词:海洋牧场;人工鱼礁;渔业资源评估;渔业声学调查;频差降噪技术
-
海洋微生物对C40混凝土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作者:陈海燕;潘美诗;潘子烨;陈丕茂;余景
关键词:C40混凝土;硫酸盐还原菌(SRB);铁细菌(IOB);氯离子扩散;交流阻抗谱
-
外伶仃海洋牧场附近海域游泳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作者:冯雪;戴小杰;袁华荣;成志健;陈丕茂
关键词:外伶仃岛;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环境因子;RDA分析
-
外伶仃海洋牧场附近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作者:冯雪;佟飞;袁华荣;赵学乾;陈丕茂
关键词:海洋牧场;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外伶仃
-
红鳍笛鲷幼鱼对不同开孔形状和尺寸人工鱼礁模型的行为偏好探究
作者:江满菊;郭禹;秦传新;辛益;赵心冉;于刚;马振华;杨育凯
关键词:人工鱼礁;红鳍笛鲷;诱集效果;行为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