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用于杏鲍菇遗传转化的重组质粒及其应用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发明人: 许峰;刘宇;尹永刚;王守现;赵爽;王鹏;耿小丽;王兰青;孟莉莉

专利号: CN201110386602.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杏鲍菇遗传转化的重组质粒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NA片段,自上游至下游依次包括序列1所示启动子和序列2所示终止子。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所述DNA片段的重组质粒。本发明所建立的杏鲍菇遗传转化方法,为杏鲍菇生长发育机理的基础研究和分子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为新型生物反应器的研发提供储备,为杏鲍菇资源及其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开辟了广阔的应用领域。

  • 相关文献

[1]马蔺VP基因的克隆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郭静雅,李杉杉,郭强,毛培春,田小霞,孟林,杨晓盆. 2016

[2]弧菌科质粒pJV的全序列测定、基因预测及其复制区的鉴定. 姜娜,邢薇,李铁梁,罗琳,闫兵兵. 2016

[3]美国杂交玉米背景介绍. 赵久然,郭景伦,滕海涛,郭强. 2000

[4]浅论网络时代的会计业务流程重组. 王黎燕,王琳. 2008

[5]重组植物乳杆菌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王晶,季海峰,王四新,张董燕,刘辉,王雅民. 2014

[6]国内外杏研究最新进展. 王玉柱,孙浩元,杨丽. 2002

[7]杏果实在贮藏期释放乙烯和呼吸强度的变化. 王玉柱,王贵禧,杨丽,宗亦尘,石宏,梁丽松. 2000

[8]种质资源鉴定方法及其在杏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王玉柱,孙浩元,杨丽. 2004

[9]不同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刘宇,陈文良,林秀敏,王丽珍,孟莉莉. 2004

[10]杏鲍菇与白灵菇红斑病病原菌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 荣成博,胡杰,杨永利,赵爽,王守现,马康,黄晨阳,刘宇. 2017

[11]北京泛菌的生长特性及快速鉴定方法研究. 荣成博,宋爽,赵爽,谷彤彤,崔玉进,宋庆港,刘宇. 2020

[12]杏鲍菇栽培工厂空气微生物群落研究. 秦文韬,荣成博,宋爽,王守现,廖燕玲,刘宇. 2020

[13]杏鲍菇枯萎病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秦文韬,谷彤彤,刘宇,宋忠娟,荣成博. 2021

[14]棉柴栽培杏鲍菇试验. 刘宇,王兰青,王守现,许峰,耿小丽,赵爽,孟莉莉,王英男. 2012

[15]低温贮藏对鲜切杏鲍菇商品性状的影响. 苏哲,赵爽,谷彤彤,荣成博,刘宇. 2019

[16]食用菌菌糠再利用研究. 耿小丽,刘宇,赵爽,王英男,王守现,许峰,林秀敏. 2012

[17]不同配方培养料对杏鲍菇生长的影响. 刘宇,陈文良,林秀敏,王丽珍. 2004

[18]杏鲍菇13号杂交菌株选育研究. 刘宇,陈文良,王丽珍,孟莉莉. 2004

[19]杏鲍菇不同杂交菌株对比试验. 刘宇,耿小丽,王守现,孟莉莉. 2006

[20]B交配型位点基因对杏鲍菇极性的鉴定. 马康,刘宇,许峰,王守现,赵爽.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