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适宜弱再生基因型甘薯茎尖培养植株再生的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发明人: 周志林;唐君;曹清河;赵冬兰;项彩云;孙书军

专利号: CN201210032809.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宜弱再生基因型甘薯茎尖培养植株再生的方法,属甘薯组织培养改良技术。选取弱再生基因型甘薯品种心香作为试验材料,选取薯块催生嫩芽为试验材料,在显微镜下剥取茎尖接种于一次性诱导植株再生培养基;在32℃下暗培养4-8天;然后在温度28±1℃、光照10小时/天条件下培养;待芽分化后,将其在35℃暗培养;植株再生后转入常规MS基本培养基、正常光照条件下进行繁殖培养。有益的效果:通过这一再生方法,弱再生基因型甘薯可以一步诱导成苗,并且再生率获得显著提高,均超过80.0%;植株再生的时间大大缩短,普遍为20-30d天,植株长势好,生长速度快;该方法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

  • 相关文献

[1]甘薯茎尖离体培养配方中不同激素效应的研究. 唐君,赵冬兰,张允刚. 2005

[2]外植体对甘薯茎尖培养与植株再生的影响. 唐君,赵冬兰,刘亚菊. 2004

[3]6-BA对不同基因型甘薯茎尖培养的影响. 李强. 2001

[4]不同基因型甘薯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周志林,唐君,张允刚,赵冬兰. 2010

[5]ABA对甘薯体细胞胚分化及再生的影响. 闫会,王欣,李强,张允刚,马代夫. 2012

[6]矮生沿阶草茎尖离体培养及其植株再生. 丁久玲,郑凯. 2017

[7]甘薯茎尖培养和脱毒效果研究. 陈文武,唐君,彭兰华,李华坤,戴优强. 2004

[8]菜用甘薯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前景. 王庆南,戎新祥,赵荷娟,徐生. 2003

[9]茎尖菜用甘薯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赵荷娟,王庆南,程润东,张海军,童晓利,徐生. 2005

[10]不同品种茎尖菜用甘薯理化特性基因型差异研究. 孙健,沈力飞,史新敏. 2015

[11]菜用型甘薯不同品种组织培养差异研究. 周杰,曹清河,周志林,唐君,赵冬兰,项彩云. 2012

[12]不同蔬菜型甘薯在不同种植密度下茎尖产量和品质. 孙富年,黄元射,李明,杨春贤,傅玉凡,谢一芝,张启堂. 2008

[13]若干甘薯优良品种脱毒培养研究初报. 周志林,唐君,曹清河,赵冬兰. 2011

[14]观赏向日葵腋芽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 戚永奎,陈涛,朱明,陈建平,沈羊城,陈永红,葛兆建. 2018

[15]辣椒全基因组测序材料Capsicum annuum cv.CM334再生体系的建立. 张根莲,张凯,郭广君,潘宝贵,刁卫平,刘金兵,戈伟,王述彬. 2019

[16]不同甘薯材料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再生. 马佩勇,贾赵东,谢一芝,郭小丁. 2012

[17]徐紫薯8号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与体细胞胚发生. 闫会,谢昊,后猛,唐维,李强,张允刚,王欣,刘亚菊. 2019

[18]甘薯子叶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分化. 薛启汉. 1987

[19]甘薯块根产量性状生态变异及其与品质的相关性. 李强,辛国胜,吴问胜,王良平,王欣,张允刚,唐忠厚,唐维. 2013

[20]低钾胁迫下不同钾效率甘薯的钾吸收利用规律研究. 汪吉东,王火焰,许仙菊,宁运旺,张永春,周健民,陈小琴.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