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发明人: 周彦锋;尤洋;王晨赫
专利号: CN201720682706.X
摘要: 一种利用刮食性鱼类共生收集着生藻类的景观生态系统,包括浮动网箱,和设置在网箱内的着生藻类收集装置;浮动网箱用于养殖刮食鱼类。本实用新型可移动,提高了装置的灵活程度,同时通过伸缩连接管实现对不同深度的着生藻类的收集。橡胶材质收集装置,增加了可变形能力和表面积,提高收集效率。利用皮筏作为浮力装置,同时提供水上景观盆栽的地方,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观赏性。利用网箱将收集装置形成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利用对藻类的收集,刮食性鱼类对着生藻类的啃食,形成一条较为简单的食物链。不仅使收集的着生藻类作为青饲料被鱼类所利用,还利用鱼类对于着生藻类的消耗,减少着生藻类在收集装置的富集程度,避免了反复拆卸装置的困扰。
- 相关文献
[1]鱼类的食谱. 宋盛宪. 2004
[2]巨脂鲤属的分类及短盖巨脂鲤(淡水鯧)简介. 周瑞琼,刘绍平,张中英,张邦杰. 1988
[3]胰α-淀粉酶基因5'端调控序列与鱼类食性的关系. 朱书礼,张迎秋,陈蔚涛,杨计平,李捷,武智,李新辉. 2020
[4]浅析盐碱水域的鱼类养殖开发利用. 徐伟,耿龙武,姜海峰,佟广香. 2015
[5]世界鱼类利用和贸易. 杨吝. 2002
[6]太湖五里湖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丁娜,徐东坡,刘凯,周彦锋. 2015
[7]基于着生藻类的松花江哈尔滨段明水期三季健康评价. 李喆,霍堂斌,吴松,王继隆,马波. 2019
[8]安宁河中游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马宝珊,徐滨,魏开金,朱祥云,徐进,龙治海. 2020
[9]雅砻江下游及其主要支流安宁河着生藻类多样性与空间分布. 马宝珊,魏开金,徐进,卢建超,徐滨,朱祥云. 2021
[10]五里湖人工基质上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周彦锋,周游,尤洋. 2017
[11]关于红树林生态系保护利用的探讨. 陆忠康. 1996
[12]长江河口生态系现状及修复研究. 沈新强,晁敏,全为民,王云龙. 2006
[13]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状况研究. 俞连福,陈卫忠,林龙山,李建生,程济生,陈涛. 2002
[14]珠江斑鱯食性的调查与分析. 胡隐昌,邬国民,陈焜慈,李恒颂,邓国成,李大疆. 2000
[15]广东鲂仔幼鱼生长与食性的研究. 谢刚,叶星,许淑英,潘德博,庞世勋,祁宝伦,苏植蓬. 2000
[16]景观水体富营养化防控措施. 郑卫东. 2012
[17]毛细管电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测定海藻中铅形态化合物. 李景喜,孙承君,郑立,蒋凤华,尹晓斐,陈军辉,王小如. 2016
[18]环境因素对藻类生长竞争的影响. 王菁,陈家长,孟顺龙. 2013
[19]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藻类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孙祖莉,王晶,杨贤庆,魏涯,李春生,相悦,赵永强. 2020
[20]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研究. 古长庆,李君文,晁福寰,宋农,郑金来,王新为,邵萍,刘聪,樊恩源,梁舜华.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