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脱毒苗木研究所
发明人: 郭梅;闵凡祥;王晓丹;胡林双;董学志;魏琪;李学湛;吕典秋;白艳菊;于德才;马纪
专利号: CN200810209735.X
摘要: 植物源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杀菌剂存在对环境污染严重及长期使用产生抗性的缺点。本发明植物源杀菌剂由瑞香狼毒、甘草、乌头和苦参制成。本发明的方法如下:一、称取瑞香狼毒、甘草、乌头和苦参后混合;二、乙醇浸提;三、过滤;四、蒸馏;五、湿热灭菌即可。本发明植物源杀菌剂具有无毒、低残留、药剂使用量小、无污染、无抗药性、抑菌活性较强、高选择性、原料来源广泛、易与其它生物农药相配合等优点。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与化学药剂相比,中草药杀菌剂具有作用位点多,药剂持续期长,降解速度快,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 相关文献
[1]一种防治南瓜白粉病和蔓枯病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 赵茜. 2021
[2]四种植物提取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 闵凡祥,郭梅,胡林双,王晓丹,魏琪,董学志,马纪,吕军. 2007
[3]大豆皂甙的生理功能及制备应用. 陈霞 ,赵贵兴,张延坤. 2002
[4]微生物菌剂·沼液及其复配对蔬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邓志平,陶丽,李伟群,王英,陈三凤. 2011
[5]豆科根瘤菌剂的生产及应用. 徐东斌. 2008
[6]微酸性电解水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刘文. 2024
[7]蛋清粉辐照杀菌研究. 付立新,陈常栋,孟丽芬,赵晓南,许德春,胡少新,王志东. 2013
[8]红外加热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高扬,解铁民,李哲滨,洪滨,卢淑雯. 2013
[9]简述电解水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刘文. 2024
[10]针对中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实施的研究. 高锋. 2019
[11]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郝彩红. 2021
[12]浅析漂烫豆角护绿常温贮藏方法. 王志伟. 2020
[13]向日葵商品杂交种选育“三系”材料的利用及其杂交种选育方法. 范丽娟. 2014
[14]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分析与解读. 王洪侠. 2020
[15]玉米秸秆利用的主要途径与方法综述.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徐杰飞,赵星棋,王象然. 2023
[16]黑龙江省六三农场抗旱排涝治理标准与方法. 高磊,段新宇. 2010
[17]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方法. 吴丽丽,王庆胜. 2009
[18]鹿血鉴别方法研究进展. 韩欢胜,徐馨,黄翠,柴孟龙. 2021
[19]喷药机作业常见故障问题与维修调整方法. 吕海杰. 2021
[20]D型流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王旭阳,卢刚,程娇娇,蔡思棋,钟林涛,赖志颖,贾斌,徐亮,欧嘉俊,肖雨晴,胡学瑞,王芳,赖悯婷,邵冉,郑飞燕,远立国.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研究进展
作者:毛彦芝;孙贺光;李庆全;郭梅;王文重;魏琪;董学志;闵凡祥;孙晶;宋晓宇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中心病株;遥感技术;分子技术;信息技术
-
不同品种(系)马铃薯休眠块茎顶端和茎端芽眼组织马铃薯Y病毒含量分析
作者:王新新;张威;刘尚武;尚慧;白艳菊;王彦杰
关键词:马铃薯Y病毒(PVY);休眠块茎;部位;病毒含量
-
腐烂茎线虫分子鉴定及在不同寄主上繁殖力分析
作者:毛彦芝;朱梓绮;王文重;李庆全;董学志;魏琪;郭梅;闵凡祥;杨帅
关键词:腐烂茎线虫;扩繁;寄主
-
黑龙江省马铃薯黑痣病菌融合群类型分析
作者:杨帅;郭梅;王文重;魏琪;董学志;毛彦芝;闵凡祥;王玲
关键词:马铃薯;黑痣病;立枯丝核菌;融合群
-
马铃薯帚顶病毒基因组克隆与侵染性克隆构建
作者:刘野;高艳玲;刘佳慧;方月;马廷帅;毛彦芝;张丽莉;白艳菊;程晓非
关键词:马铃薯帚顶病毒;侵染性克隆;全基因组;河北分离物;序列分析
-
苜蓿花叶病毒RT-PCR和RT-qPCR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高艳玲;范国权;程胜群;张威;邱彩玲;申宇;聂先舟;白艳菊;吕文河
关键词:苜蓿花叶病毒;TaqMan探针RT-qPCR;EvaGreen RT-qPCR;RT-PCR;马铃薯;
-
马铃薯银屑病形态学鉴定及分子生物学检测
作者:张抒;范国权;董学志;高艳玲;魏琪;孙晶;刘凯
关键词:马铃薯;银屑病;PCR;巢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