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
发明人: 林田;杨华;龙萍;朱天生;刘灶长;李天菲;罗利军
专利号: CN201310076086.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滤纸条为操作载体的植物微茎尖小液滴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解冻及恢复培养方法,包含步骤有:在解剖镜下剥取无菌苗茎尖,浸入2%~5%无钙离子海藻酸钠溶液中轻蘸,将茎尖排列在无菌滤纸条上,将其浸入0.1%氯化钙溶液中,经10~20min固定,再将带有茎尖的滤纸条放入0.3~0.5mol·L-1蔗糖的MS液体中培养1~3天,置于预处理溶液中处理20-40min转入玻璃化保护剂中处理10~80min,然后将带有茎尖的滤纸条转移到无菌冷冻管中放入液氮中保存。解冻时,将带有茎尖的滤纸条由管中取出放入含1.2mol·L-1蔗糖的MS培养液解冻及洗涤20min将带茎尖的滤纸条放入恢复培养基进行培养,直至生长成植株,本发明方法以滤纸条为操作载体,减少接种器具与植物细嫩茎尖的直接接触,降低机械损伤。
- 相关文献
[1]香石竹茎尖的改良小液滴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 林田,杨华,李天菲,刘灶长,罗利军. 2015
[2]菊花茎尖的玻璃化超低温保存研究. 刘艳霞,刘灶长,林田,李天菲,陈发棣,Lee Inho,罗利军. 2009
[3]刺梨茎尖的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 陈红,程秀枝,林田. 2012
[4]玻璃化法及小液滴玻璃化法对香石竹茎尖超低温保存效果的影响. 林田,杨华,韩静,魏仕伟,李天菲. 2018
[5]甜瓜白茎和黄绿色花冠性状的遗传研究. 李菊芬,马国斌. 2011
[6]高秆野生稻(Oryza alta)叶鞘与茎培养形成植株. 张建军,张智奇. 1988
[7]氨氮短期胁迫与恢复对克氏原螯虾的影响. 吴乐,李嘉尧,周文宗,成永旭. 2024
[8]"靓精"对山羊精液液态低温保存效果的影响. 范文华,戴建军,张树山,孙玲伟,吴彩凤,张德福. 2019
[9]微流控线性加载低温保护剂减少猪MⅡ期卵母细胞的渗透损伤. 杨云,周新丽,戴建军,张德福,邵文琪. 2016
[10]冷冻保护剂添加-去除过程对猪MII期卵母细胞损伤研究. 杨云,周新丽,戴建军,张德福,邵文琪,衣星越,陶乐仁. 2016
[11]低温保护剂添加与去除过程对猪卵母细胞的渗透损伤. 杨云,周新丽,戴建军,张德福,衣星越,滕芸,陶乐仁. 2017
[12]低压静电场对冷冻-解冻后南美白对虾品质的影响研究. 仝潇洋,张怡,逄金鑫,高绪英,乔勇进. 2024
[13]不同解冻方式对金枪鱼品质特性的影响. 仝潇洋,张怡,刘宝林,逄金鑫,寇兴然,邬松恒,邴岐杰,乔勇进. 2024
[14]浦东鸡囊胚细胞冷冻保存技术的优化. 孙玲伟,高骏,何孟纤,徐皆欢,刘富琴,张树山,吴彩凤,戴建军. 2024
[15]超低温保存植物种质资源的新途径——小滴玻璃化法. 吴昀,张琳,林田,夏宜平. 2012
[16]红花石蒜茎尖的玻璃化超低温保存. 林田,刘灶长,李天菲,李锡香,罗利军. 2006
[17]水稻愈伤组织超低温保存体系的建立. 李天菲,林田,滕小英,周丽,韩静,刘鸿艳,罗利军. 2021
[18]超低温保存对藏獒犬精子质量及超微结构的研究(英文). 武彩红,张斌,戴建军,赵旭庭,谭菊,管远红. 2012
[19]颗粒野生稻愈伤的诱导继代与超低温保存. 韩静,林田,周丽,滕小英,龙萍,李天菲. 2023
[20]贯叶连翘无菌苗茎尖诱导变异体研究. 王亦菲,陆瑞菊,周润梅,孙月芳,单丽丽,黄剑华.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蚕豆种质资源成熟籽粒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分析
作者:石晗;邹丹蓉;陈子义;周德尧;龚玮;陈珏;杨华
关键词:蚕豆;种质资源;营养成分;氨基酸;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聚类分析
-
耐热生菜新品种(系)的筛选与鉴定
作者:火国涛;徐光柳;火烽;赵彪;马天;许恒;葛国军;龙萍;魏仕伟
关键词:生菜;新品种(系);热害指数;筛选试验
-
耐热生菜新品种(系)的筛选与鉴定
作者:火国涛;徐光柳;火烽;赵彪;马天;许恒;葛国军;龙萍;魏仕伟
关键词:生菜;新品种(系);热害指数;筛选试验
-
施氮量对旱直播节水抗旱稻'八月香'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剑锋;毕庆宇;魏源;毕俊国;刘国兰;余新桥;罗利军;侯丹平
关键词:节水抗旱稻;‘八月香’;氮肥;产量;品质
-
上海市农业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设计与应用
作者:王国军;卫海滨;杨华;李天菲;林田;龙渡;刘鸿艳;冯芳君;石群芳;牛婷婷;周丽;王飞;陈亮;罗利军;龙萍
关键词: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共享服务;信息管理
-
基于SNP标记对嘉定白蚕豆遗传多样性与特异性的鉴定
作者:杨华;陈珏;龙萍;王磊;韩静;邹丹蓉;夏辉
关键词:嘉定白蚕豆;遗传多样性;遗传特异性;简化基因组测序;SNP标记
-
不同灌溉量处理对节水抗旱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作者:李俊材;侯丹平;付延峰;刘世琨;毕庆宇;谭金松;余婷;翟壮;邹国燕;杨桂蓉;毕俊国;罗利军
关键词:灌溉量;节水抗旱稻;产量;伤流液速率;氮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