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喻达辉;成书营;黄桂菊
专利号: CN201010265307.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壳贝类组合催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亲贝置于海水养殖池中,投放催熟饵料进行强化催熟6-10天;(2)对催熟后的亲贝捞出进行室内阴干刺激5-6小时;(3)将阴干刺激后的亲贝放入预先经紫外线灯照射升温的海水箱中刺激2-3小时;(4)再将步骤(3)处理后的亲贝转放入产卵池中,投放高浓度饵料进行催产产卵。采用本方法可提高双壳贝类亲贝的性腺指数和产卵排精率,大幅提高催产率,解决双壳贝类养殖的贝源贫乏和种苗繁育的难题。
- 相关文献
[1]双壳贝类消化系统中微塑料的分离鉴定及应用研究. 丁金凤,李景喜,孙承君,何昌飞,蒋凤华,高丰蕾,郑立. 2018
[2]双壳贝类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及其应用. 于永兴,张晓娜,姚琳,江艳华,曲梦,郭萌萌,谭志军,李兆新,翟毓秀,李风铃. 2020
[3]象山港熊本牡蛎幼体分布、附着及生长的空间格局. 姜伟,王桃妮,陈帅,孙兆跃,范瑞良,李楠楠,李雪英,全为民. 2020
[4]双壳贝类能量学及其研究进展. 王俊,唐启升. 2001
[5]桑沟湾底播养殖青蛤与魁蚶的食物来源. 李兵,张继红,吴文广,刘毅,王新萌,康秦梓,陈杜宇,宫雪,徐豪. 2023
[6]欧洲市场双壳贝类流通概况. 赵荣兴. 2004
[7]蛤毒素的研究进展. 李兆新,郭萌萌,杨守国,邢丽红,谭志军. 2009
[8]海洋双壳贝类滤水率测定方法概述. 张继红,方建光. 2005
[9]临海东矶海域人工鱼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早期发育. 李楠楠,毕远新,翁歆之,侯弘毅,程岩雄,范瑞良,陈渊戈,欧阳珑玲,全为民. 2024
[10]舌鰕虎鱼的人工繁殖及其胚胎发育. 严银龙,施永海,邓平平,张忠华,张海明,赵峰. 2016
[11]杂交鲶(怀头鲶♀×鲶♂)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 赵春刚,陈军,王鹏,潘伟志,关海虹. 2004
[12]日本鳗鲡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最新进展. 乔振国. 2007
[13]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催产方法及幼虫培养条件. 郑言鑫,杨爱国,吴彪,孙秀俊,周丽青,李东明,董迎辉. 2015
[14]青蛤亲贝的阴干方法和催产试验. 李树国,朱善央,陆锦天. 2005
[15]双棘黄姑鱼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施兆鸿,夏连军,王建钢. 2004
[16]注射含HCG和CPE的W/O/W复乳诱导日本鳗鲡性腺发育成熟的研究. 邓岳松,林浩然,谢骏,潘德博,王广军,许梓荣. 2001
[17]水流作用下星体型人工鱼礁二维流场PIV试验研究. 刘彦,关长涛,赵云鹏,崔勇,董国海. 2010
[18]几种制冷系统自动控制元件的应用技术. 李宪光,徐泽智. 2007
[19]贝类健康化生产技术探讨. ^A乔庆林. 2004
[20]无公害贝类生产技术体系研究. 乔庆林.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运输条件对合浦珠母贝稚贝存活比较
作者:邓正华;陈明强;李有宁;赵旺;林先鑫;黄桂菊;王雨
关键词:合浦珠母贝;稚贝;运输方式;温度;存活比较
-
合浦珠母贝IGF2BP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作者:范嗣刚;郭奕惠;王珍珍;邓正华;喻达辉
关键词:IGF2BP1;克隆;表达;合浦珠母贝
-
合浦珠母贝幼虫变态中的形态、器官变化及运动与摄食观察
作者:邓正华;林先鑫;陈明强;李有宁;赵旺;于刚;刘芊;黄桂菊;王雨
关键词:合浦珠母贝;幼虫;稚贝;变态;运动;摄食
-
类胡萝卜素对合浦珠母贝热休克蛋白基因HSP22表达的影响
作者:周童;刘宝锁;张博;孟子豪;何文耀;喻达辉
关键词:合浦珠母贝;HSP22;类胡萝卜素;表达分析;小热休克蛋白
-
合浦珠母贝不同壳色选育系F6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作者:王祎哲;邓正华;王雨;李有宁;于刚;黄桂菊;陈明强
关键词:合浦珠母贝;壳色;形态性状;相关分析;通径分析
-
珠母贝幼虫运动、自然沉降及摄食行为
作者:邓正华;李海梅;张博;苏家齐;刘宝锁;范嗣刚;周凤;吴开畅;喻达辉
关键词:珠母贝;幼虫;运动;自然沉降;摄食
-
合浦珠母贝BMP7b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作者:范嗣刚;周代志;刘宝锁;邓正华;郭奕惠;喻达辉
关键词:合浦珠母贝;BMP7b;时空表达模式;贝壳形成与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