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贝类培养催产箱

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郑言鑫;杨爱国;吴彪;孙秀俊;周丽青;刘志鸿;董迎辉;李东明

专利号: CN201420645359.X

摘要: 一种贝类培养催产箱,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它包括中转箱、尼龙绳、筛绢和浮球,中转箱表面带有网孔,筛绢紧附于中转箱底部及四周壁,筛绢的高度5cm以上,筛绢上方有尼龙绳横纵交错形成的水平网格。本实用新型通过适当的选材及巧妙的结构设计,既能满足栉江珧等其他贝类室内升温促熟过程中模仿其生态环境的要求,又对其产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实用新型提供栉江珧等贝类室内培养及催产装置,利用中转箱、尼龙绳、浮球以及筛绢巧妙连接而成,使栉江珧室内培养和产卵更贴近自然环境。

  • 相关文献

[1]舌鰕虎鱼的人工繁殖及其胚胎发育. 严银龙,施永海,邓平平,张忠华,张海明,赵峰. 2016

[2]杂交鲶(怀头鲶♀×鲶♂)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 赵春刚,陈军,王鹏,潘伟志,关海虹. 2004

[3]日本鳗鲡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最新进展. 乔振国. 2007

[4]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催产方法及幼虫培养条件. 郑言鑫,杨爱国,吴彪,孙秀俊,周丽青,李东明,董迎辉. 2015

[5]青蛤亲贝的阴干方法和催产试验. 李树国,朱善央,陆锦天. 2005

[6]双棘黄姑鱼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施兆鸿,夏连军,王建钢. 2004

[7]注射含HCG和CPE的W/O/W复乳诱导日本鳗鲡性腺发育成熟的研究. 邓岳松,林浩然,谢骏,潘德博,王广军,许梓荣. 2001

[8]贝类健康化生产技术探讨. ^A乔庆林. 2004

[9]无公害贝类生产技术体系研究. 乔庆林.

[10]海水贝类养殖产量与碳汇量动态变化关系研究——以2006-2010年数据为例. 岳冬冬. 2011

[11]我国贝类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LOU Xiao-Yi,娄晓祎,汤云瑜,TANG Yun-Yu,TIAN Liang-Liang,田良良,SHI Yong-Fu,史永富,XIAO Dong-Xue. 2017

[12]国内养殖容量研究综述. 贾磊,宋文平. 2010

[13]贝类健康化生产技术的建立. 徐竹青. 2005

[14]青岛市场养殖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分析. 宁劲松,尚德荣,赵艳芳,王军,谭志军,翟毓秀. 2010

[15]贝类中诺如病毒SYBR Green I实时定量RT-PCR检测方法研究. 苏来金,周德庆,马丽萍,曹慧慧. 2009

[16]贝类食源性传染病病原及其消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李斌,陈碧鹃,方建光,张继红,蒋增杰,贾永超. 2009

[17]胶州湾养殖区贝类生物体中多溴联苯醚的分布特征. 夏斌,周明莹,陈碧鹃,冷凯良,乔向英,田丽粉. 2010

[18]一种评价污染物对贝类生长影响的快速测定方法. 陈碧鹃,陈民山,吴彰宽,王开晓. 1998

[19]珠江口及邻近海域贝类麻痹性毒素调查. 杨美兰,林燕棠,贾晓平,全桂英. 2002

[20]美国贝类质量安全管理. 蔡友琼,宋怿,刘新中.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