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
发明人: 黄先群;杨业正;黄燕芬;沈永珍;唐丽
专利号: CN200810301398.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油菜苔茎段组培快繁雄性核不育系制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组培苗与种子植株花期相遇不良以及无相应制种方法等缺陷,大田的底肥选用复合肥和农家肥,父本和组培苗的行比设置为1∶3~4,组培苗移栽后的0~5天内播种父本种子,组培苗直接移栽至大田,组培苗不能接触底肥,移栽后马上浇定根水,用薄膜覆盖,保湿4~7天,移栽10~15天后,按照4~6公斤尿素/亩的量将尿素溶于清粪水施加,此后常规管理,制种即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高了组培苗直接移栽的成活率,探讨了父母本之间花期相遇不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应用价值的组培快繁油菜雄性核不育植株制种的方法。
- 相关文献
[1]油菜核不育系827AB育性基因的SRAP标记. 黄团,黄先群,侯国佐,侯燕,李丽. 2011
[2]高油分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两型系60AB及同型临保系60C的选育. 韩宏仕,伍林涛,张敏琴,雷绍林,喻时周,向阳. 2018
[3]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统不育系材料选育中常见的育性分离及基因型判断. 韩宏仕,张敏琴,高志宏. 2021
[4]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Ⅸ.硼砂施用方式、数量及时期与制种群体产量和经济性状变化. 肖华贵,饶勇,陈静,李超,杨光富. 2006
[5]提高黔油系列杂交油菜制种产量和质量的两项制种技术比较. 曾兵,代文东,王军,李德文,饶勇,黄泽素,肖华贵. 2008
[6]化杀灵在油菜核不育两系制种除杂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高志宏,孙志刚,付云龙. 2011
[7]黔油系列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生产组织管理研究. 王沁,饶勇,代继跃,黄泽素,肖华贵,代文东,曾兵. 2008
[8]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 Ⅸ.硼砂施用方式、数量及时期与制种群体产量和经济性状变化. 肖华贵,饶勇,陈静,李超,杨光富. 2006
[9]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 Ⅺ.多效唑与微肥配方作叶面肥的制种产量与优化配方选择. 肖华贵,饶勇,陈静,李超,杨光富. 2006
[10]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 Ⅵ保优高产制种技术规范. 肖华贵,饶勇,陈静,李超,代文东,王沁,陈佳琴,曾兵,王璐璐. 2006
[11]油菜优质新不育系黔油2AB选育及遗传研究. 王通强,黄泽素,魏忠芬,田筑萍,戴文东. 2001
[12]甘蓝型高油分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粱全1504A的选育研究. 张国兵,周棱波,汪灿,徐燕,白俊霞,邵明波. 2016
[13]轮回选择法改良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恢复系群体品质(英文). 沈奇,秦信蓉,向阳,赵跃,杜才富. 2013
[14]基因型效应对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影响. 黄先群,唐丽,黄燕芬,颜怀珍. 1997
[15]火龙果果实和花及茎的应用研究现状. 李胜海,张兴无. 2009
[16]水分胁迫对火龙果茎解剖结构的影响. 张依楠,廖海民,吉志超,张雪,王荔. 2017
[17]油菜显性核不育系统的研究与利用. 伍林涛,杜才富,周凌,张敏琴,曾章丽,陈琨,韩宏仕. 2012
[18]甘蓝型黄籽双低高油份核不育材料1528 AB的选育及应用. 秦信蓉,杜才富. 2008
[19]我国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三系的研究与利用. 韩宏仕. 2006
[20]大白菜核不育纯合两型系及同源临保系的选育方法探讨. 王谋强.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贵州马铃薯推广品种SSR分子标记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颜谦;滕安平;李恩宏;杨建;施文娟;黄先群
关键词:马铃薯;品种;SSR标记;遗传多样性
-
贵阳市主栽茶区茶树花的开花习性与生物量
作者:黄燕芬;俞迎春;周国兰;姜金仲;李巧进;赵银;王胤
关键词:茶树花;开花习性;生物量;贵阳
-
夏季覆膜栽培对紫芯红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刘竹梓;夏锦慧;黄先群;杨建;彭杨
关键词:紫芯红薯;夏种;覆膜;产量
-
马铃薯抗寒材料的筛选及鉴定
作者:黄先群;曹通;辛智海;李旭;李丽;黄团
关键词:马铃薯;抗寒性;渗透率;SOD;低温胁迫
-
马铃薯引进品种及变异材料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黄先群;冉江;黄团;李丽
关键词:马铃薯;引进品种;变异;SSR标记;遗传多样性
-
紫色马铃薯“黑美人”辐射处理表型及DNA变异鉴定
作者:黄团;李旭;黄先群;辛智海;曹通;李丽;刘竹梓;丁小令;林平;陈梦玉
关键词:马铃薯;60 Coγ辐射;变异;SSR分子标记
-
加工工艺对茶树花主要生化成分和感观品质的影响
作者:黄燕芬;魏成熙;何嵩涛;姜金仲;周国兰;俞迎春
关键词:茶树花;加工工艺;生化成分;感观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