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发明人: 董在杰;朱文彬
专利号: CN201410047523.1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鲤鱼配对繁殖苗种的方法,属于水产育苗技术领域。其在平均估算育种值排名前10位的家系中,分别挑选2个家系,将一个家系中生长最快的雌鱼与另一个家系中生长最快的雄鱼挑选出来,分别注射催产激素,注射完成后,将雌、雄鱼放在同一池塘中,然后在池塘中放置鱼巢,用于收集受精卵。受精卵在18~22℃水温下,经5~7天即可孵出苗种,用于养殖生产。本发明分别挑选性状优良、遗传亲缘关系较远的雌、雄鲤鱼作为亲鱼进行配对繁殖,生产出生长快、规格整齐的高质量鲤鱼苗种。
- 相关文献
[1]三种接卵方法对鲤鱼产孵效果的比较. 曹顶臣,徐伟,郭佳祥. 2000
[2]温度和金属离子对干扰素诱导剂-聚肌胞配对的影响. 毛明光,王印庚,尹立杰,张家松,刘宗柱. 2009
[3]饲料硒对鲤组织抗氧化防御能力的影响. 刘伟,石连玉,杨雨辉,马波. 2000
[4]构建鲤现代种业的核心技术. 孙效文. 2013
[5]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苗种规模化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推广. 庄志猛,陈四清,刘长琳,马爱军,宋宗诚. 2009
[6]绿鳍马面鲀大规格苗种网箱培育试验. 刘琨,刘刚,黄亮,陈四清,边力,王伟,葛建龙. 2019
[7]黑蝶贝苗种中间培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陈明强,李有宁,郭华阳,严俊贤,吴开畅,张殿昌,王雨. 2016
[8]克氏原螯虾质量安全风险研究与分析. 何力,喻亚丽,甘金华,董立学,彭婕,陈建武,韩刚. 2020
[9]养殖水体中氨氮对大菱鲆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李之乡,王伟继,胡玉龙,吕丁,吴欢欢,栾生,孔杰. 2017
[10]半滑舌鳎苗种工厂化培育试验初报. 颉晓勇,李纯厚,许忠能,张汉华,陈利雄,朱长波,陈素文. 2011
[11]海蜇苗种培育技术的研究. 陈四清,张岩,王印庚,于东祥. 2004
[12]方斑东风螺苗种中间培育试验. 吴进锋,张汉华,梁超愉,陈利雄,陈健光. 2004
[13]深水网箱高体鰤养殖试验报告. 陶启友,郭根喜,周学家. 2005
[14]我国海水蟹类养殖现状与发展目标. 乔振国,马凌波,于忠利,王建钢. 2009
[15]大口鲇苗种同类相残的研究. 邹桂伟,罗相忠,潘光碧. 2001
[16]乌苏里拟鲿苗种培育技术. 陈军,潘伟志,赵春刚,周长海,张爽. 2006
[17]美洲鲥茁种规模化繁育技术. 孙阿君. 2013
[18]西施舌苗种的中间培育. 吴进锋,张汉华,梁超愉,陈健光,陈素文. 2004
[19]影响黄条鰤苗种运输成活率的因素. 夏连军,黄宁宇,施兆鸿,王海平. 2005
[20]双棘黄姑鱼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施兆鸿,夏连军,王建钢.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鳙体型差异个体转录组与miRNA的联合分析
作者:邓玉婕;朱文彬;傅建军;罗明坤;王兰梅;梁政远;董在杰
关键词:鳙;体型;骨骼发育;差异表达基因;差异表达miRNA
-
鳙长江中下游群体的D-loop序列遗传分析
作者:傅建军;朱文彬;罗明坤;王兰梅;董在杰
关键词:鳙;线粒体DNA;D-loop序列;种群多样性;遗传分化
-
不同体色锦鲤自交及红白♀*福瑞鲤2号♂杂交子代的生长与形态分析
作者:郭珺;陈小玉;史秀兰;罗明坤;林凯;董在杰
关键词:锦鲤;福瑞鲤2号;生长;形态
-
不同人工孵化模式对青海湖裸鲤孵化效果的影响
作者:魏盼盼;丰朝晖;俞录贤;祁洪芳;董在杰
关键词:
-
套养池塘主要养殖阶段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作者:傅建军;安睿;朱文彬;王兰梅;罗明坤;董在杰
关键词: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RDA分析
-
饲料中添加串叶松香草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作者:胡颂钦;林艳;史秀兰;迟长虹;严盈;缪凌鸿;董在杰
关键词:团头鲂;串叶松香草;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脂代谢
-
我国苏南地区美洲鲥7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李玉林;罗明坤;冯冰冰;朱文彬;傅建军;梁政远;解旭东;缪凌鸿;董在杰
关键词:美洲鲥;微卫星;D-loop区;遗传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