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发明人: 古晓红;张海生;王军;杨婷婷;李方舟
专利号: CN201820662284.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豆组织培养装置,属于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避免灯温对培养造成影响的大豆组织培养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培养箱内设置有多个培养架,培养架的顶部均设置有透明玻璃管,透明玻璃管内安装有植物生长灯,培养箱的两侧设置有通孔,透明玻璃管的两端分别插装在通孔内,通孔内设置有环形密封槽,环形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圈,透明玻璃管的一端安装有透气盖,另一端安装有固定压圈,培养箱的侧部安装有负压风机,透明玻璃管的端部设置有出气总管,出气总管上设置有多个橡胶套管,橡胶套管分别套装在透明玻璃管上,出气总管通与负压风机的进气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广泛用于大豆的组织培养。
- 相关文献
[1]提高科研水平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 赵晓梅,陈志刚. 1997
[2]调整人才结构 加大培养力度──山西省农科院实施“120人才培养工程”的做法和启示. 许洪仙. 2000
[3]对科研单位高学历人才培养与引进的思考. 刘志玲,刘双. 2015
[4]幼儿各阶段绘画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李玉琳. 2005
[5]蜜环菌的优化培养研究. 梁艳,苏朝棉,周西贝,王鹏辉,郭尚,王华,张作刚. 2018
[6]结缕草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赵俊侠,陈耕,夏桂先,胡晓丽,潘转霞,许爱玲,皇甫张龙,张换样,李朋波. 2019
[7]枣幼胚培养畸形苗发生影响因素的研究. 任海燕,李登科,王永康,赵爱玲,薛晓芳,弓桂花,李毅. 2021
[8]禾谷类作物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 郝艳芳,王良群,刘勇,张微,杨伟,白鸿雁,武擘. 2016
[9]观赏枣树形设计与培养. 陈红玉,马光跃,申仲妹,张金梅. 2009
[10]大豆抗源品种抗大豆孢囊线虫机理研究. 高平平,乔燕祥,李莹,周建萍. 1999
[11]大豆抗源品种抗大豆孢囊线虫的机理研究. 高平平,乔燕祥,王果平,周建萍. 1999
[12]大豆耐非生物胁迫新基因的发掘与利用. 马鸿翔,易金鑫,王长彪,许玲,徐照龙,何晓兰,黄益洪,ZULFIQAR A. 2011
[13]小叶锦鸡儿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牛西午,杨慧珍,詹海仙,任志强,畅志坚,杨丽莉. 2004
[14]基于植物组培反应器的索邦百合快繁技术研究. 马跃,Ma Yue,Chen Xuqing,陈绪清,Zhang Xiuhai,张秀海,Yang Fengping,杨凤萍,Han Lixin,韩立新,Xue Jing. 2019
[15]生物技术在南瓜育种中的应用. YAN Shi-jiang,闫世江,ZHANG Jian-jun,张继宁,LIU Jie. 2011
[16]规模化非组培植物转基因体系的建立. SUN Yi,孙毅,DU JIanzhong,杜建中,CUI Guimei,崔贵梅,HAO Yaoshan,郝曜山,WANG Yixue,王亦学,Zhang Huanhuan. 2015
[17]影响普那菊苣高效再生相关因素的研究. 张丽君,程林梅,李贵全,孙毅. 2008
[18]西瓜试管玻璃苗的成因及防止. 李竹梅,王果萍. 2004
[19]串叶松香草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史向远,王秀红,田良才,张乃生. 2011
[20]大花萱草‘金娃娃’雌雄蕊发育进程及其与花蕾长度的相关性研究. 崔贵梅,杨丽莉,孙毅,张彦芹.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