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杨德国;吴兴兵;朱永久;何勇凤;郭威
专利号: CN201510615950.X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鳍吻鮈亲鱼的人工培育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挑选3龄以上、身体强壮、体表无伤的长鳍吻鮈亲鱼;2)将挑选好的长鳍吻鮈亲鱼用质量百分浓度为1%‑2%的食盐溶液消毒15‑20分钟,然后放入具有控温功能的室内养殖系统的养殖桶中进行培育,初始养殖密度≤15kg/m3,在培育过程中:利用该室内养殖系统的控温装置保持室内养殖系统的水体水温在5‑23℃之间,周年积温≥5.42×103d.℃;选用膨化颗粒饲料作为培育饲料,膨化颗粒饲料中粗蛋白的质量百分含量≥40%、粗脂肪的质量百分含量≥5%,每天早晨8点钟和晚上7点钟各投喂一次,每天的投喂量为养殖桶内所有鱼体重的1%‑3%。该方法操作方便,能有效提高长鳍吻鮈亲鱼培育成活率和成熟率。
- 相关文献
[1]青龙斑鳍的早期胚后发育观察. 吕国敏,吴水清,区又君,李加儿,刘江华. 2015
[2]条石鲷早期发育阶段鳍的分化. 艾丽,区又君,李加儿,蔡文超,罗奇. 2010
[3]鲻胚后发育过程中体表色素与鳍的变化特征. 区又君,李加儿,谢菁. 2014
[4]梭鱼早期发育阶段体色形成与鳍的分化. 聂广锋,李加儿,区又君,吴水清,王鹏飞,温久福. 2016
[5]长江上游特有种长鳍吻鮈种群数量和资源利用评估. 熊飞,刘红艳,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16
[6]基于微卫星多重PCR技术的长鳍吻鮈亲子鉴定. 陈亮,汪登强,何勇凤,吴兴兵,朱永久,朱挺兵,王亚龙,杨德国. 2017
[7]长鳍吻鮈胚胎发育特征观察. 吴兴兵,郭威,朱永久,杨德国,张敏. 2015
[8]大菱鲆亲鱼、受精卵和仔鱼的质量评价. 马爱军,雷霁霖,王新安,黄智慧. 2010
[9]中国蛤蜊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 刘德经,朱善央,黄金凤,袁建冲,卞佩佩. 2011
[10]人工养殖施氏鲟性腺发育观察. 章龙珍,庄平,张涛,张征,李大鹏,蓝泽桥,王正凯,答和庆. 2002
[11]黑鲪育苗技术的研究. 栾凯. 2016
[12]大菱鲆引进亲鱼与国内累代繁养亲鱼群体的形态特征比较. 关健,刘洪军,官曙光,雷霁霖,陈志信,高翔,郑永允. 2012
[13]维生素C对半滑舌鳎亲鱼繁殖性能及后代质量的影响. 肖登元,梁萌青,郑珂珂,赵敏. 2014
[14]银鲳亲鱼不同组织的氨基酸及其随性腺发育的变化. 黄旭雄,施兆鸿,李伟微,周洪琪,罗海忠,傅荣兵. 2009
[15]Ti人工授精和孵化. 万瑞景,蒙子宁. 2002
[16]长江刀鲚亲鱼强化培育及自然产卵规律研究. 徐钢春,聂志娟,杜富宽,朱志祥,顾若波,徐跑. 2016
[17]海捕灰鲳亲鱼不同组织中脂肪及脂肪酸分析. 施兆鸿,黄旭雄,李伟微,胡盼,罗海忠,傅荣兵. 2008
[18]维生素在亲鱼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肖登元,梁萌青. 2012
[19]亲鱼的脂类营养与繁殖性能研究进展. 高露姣,施兆鸿,马春艳,林黑着. 2006
[20]奥利亚罗非鱼全人工繁殖试验. 李建林,刘丽平.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