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李磊;蒋玫;王云龙;沈新强
专利号: CN201620712416.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通道育苗充氧装置,包括氧气瓶、输氧管和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一流量调节阀安装于氧气瓶的出氧口,第一流量调节阀带有第一压力表,输氧管上并列连通有若干输氧支管,各输氧支管上安装有第二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调节阀带有第二压力表。本实用新型保证了育苗运输氧气供应的一致性和充裕性,降低供氧成本和氧气灌装操作时间。
- 相关文献
[1]不同增氧方式对精养池塘溶氧的影响. 张世羊,李谷,陶玲,李晓莉. 2013
[2]微孔扩散器形状对曝气增氧性能影响的试验. 程香菊,谢宇宁,朱丹彤,李然,谢骏. 2017
[3]微孔曝气流量与曝气管长度对水体增氧性能的影响. 程香菊,曾映雪,谢骏,龚望宝. 2014
[4]基于氧传质的池塘机械增氧节能技术. 谷坚,门涛,刘兴国,丁建乐,顾川川. 2011
[5]轮虫高密度循环水培育装置的研究. 宋德敬,王秉心. 2005
[6]国内外拖网减少副渔获物的研究进展. 陈晓雪,黄洪亮,陈雪忠. 2007
[7]第二节诺氟沙星对斑节对虾幼体发育及育苗水体细菌数量的影响. 马之明,周发林,黄建华,江世贵. (Mis
[8]我国裙带菜育苗和育种技术的回顾和展望. 单体锋,李静,逄少军. 2016
[9]2种微生态制剂对南美白对虾育苗的影响. 姜松,蒋华杰,周发林,黄建华,杨其彬. 2018
[10]南方糙海参的人工催产与育苗初步试验. 杨学明,张立,李有宁,陈明强,甘西. 2011
[11]企鹅珍珠贝研究现状与展望. 郭奕惠,范嗣刚,黄桂菊,王婧璇,喻达辉. 2014
[12]青蛤育苗技术. 于业绍,王慧,周琳. 1997
[13]杂色鲍育苗中“掉板症”的药物防治研究. 徐力文,刘广锋,王江勇,王瑞旋,陈毕生. 2004
[14]我国蟹类土池育苗技术研究进展. 顾孝连,乔振国. 2012
[15]我国鲍增养殖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燕敬平,刘世禄. 1998
[16]仿刺参幼体烂胃病及其致病原鉴定. 王印庚,孙素凤,荣小军. 2006
[17]鲍育苗生物学中饵料硅藻的相关研究进展. 徐力文,刘广锋,王江勇. 2006
[18]上海海水鱼类人工育苗和养殖的现状与开发前景. 施兆鸿,谢营梁,夏连军. 2004
[19]养殖鱼类同类残食现象研究进展及其预防措施. 虞为,马振华,张家松,林黑着. 2016
[20]菲律宾蛤仔室内工厂化育苗试验. 张艳慧,于守团,朱建新.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西北印度洋海域浮游动物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杨杰青;孙涛;俞锦辰;王悦恺;李森;李烜金;周进;史赟荣;陈烁;陈朗;田伟;付婧;李磊;胡浩鹏
关键词:浮游动物;深水种;空间分布;环境因子;印度洋
-
泥螺繁殖行为及早期发育的观察
作者:隋延鸣;蒋慧敏;孙可;陈馨雅;李磊;万连营;吕林兰
关键词:泥螺;卵群;胚胎发育;繁殖
-
基于稳定同位素的枸杞岛海藻场鱼类群落营养结构特征
作者:薛彬;李磊;蒋丽勤;张佳奇;戴乾;王君
关键词:枸杞岛;海藻场;主要鱼类;营养结构;稳定同位素
-
不同增殖速度的东海原甲藻细胞周期及转录组比较分析
作者:赵鹏珍;王云龙;马欣云;全为民;李楠楠;陈渊戈;范瑞良;张海燕;徐清;欧阳珑玲
关键词:东海原甲藻;增殖速度;细胞周期时相;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赤潮
-
基于生态通道模型的铁港春秋季生态系统对比研究
作者:李天翔;罗民波;王云龙;蒋玫
关键词:铁港;生态系统;Ecopath;营养级;能量流动
-
长江口及杭州湾近岸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时间序列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作者:杜荣璇;袁骐;平仙隐;沈新强;王云龙;晁敏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时间序列;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生物抑制剂(Mexel?432)对3种经济型底栖生物的急性毒性效应
作者:王叶;李磊;唐保军;陈启沂;蒋玫
关键词:生物抑制剂;Mexel?432;底栖生物;急性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