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发明人: 沈怀舜;胡亚成;马源潮;周鑫
专利号: CN201510955048.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中华绒螯蟹不同家系所用的引物及其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待鉴别的中华绒螯蟹的样本;从中华绒螯蟹腿部肌肉提取DNA;以提取出来的DNA为模板,用10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电泳检测,然后进行银染;对银染结果进行数字化分析,用遗传软件测量个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根据遗传距离绘制UPGMA聚类分析图,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区分不同家系的个体。本发明可以快速准确的对中华绒螯蟹的家系进行区分,有效防止近亲繁殖,在中华绒螯蟹家系选育和育种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相关文献
[1]微卫星技术路线的发展及在海洋生物中的应用. 高焕,于飞,阎斌论,陈建华,孔杰. 2008
[2]基于公共数据库牙鲆EST-SSR的开发及特征分析. 刘奕,陈伟兴,周丹,陈晓婷,王美玉,王桂兴,刘海金. 2013
[3]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雌、雄鱼核型及Ag-NORs带型分析. 薛蕊,安皓,刘清华,肖志忠,王彦丰,李军. 2016
[4]鲮鱼DAF和DNA谱带的快速银染检测. 郑光明,朱新平,刘毅辉,罗建仁. 2005
[5]海南南渡江唇?染色体核型和银染分析. 李安,李高俊,王世锋,柳淑芳,周永灿,申志新,薛献坵,蔡岩. 2020
[6]“高效RAPD”技术的初步研究及其PAGE检测. 孟宪红,孔杰,刘萍. 2004
[7]微卫星产物变性与非变性PAGE-银染方法比较. 张春雷,佟广香,匡友谊,张超,尹家胜. 2010
[8]不同盐度时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血清渗透压、离子水平及鳃酶活性的变化. 冯广朋,庄平,卢俊. 2011
[9]中华绒螯蟹生物学及群体判别的研究进展. YANG Wen-bing,杨文斌,SU Yan-ping,苏彦平. 2010
[10]一种新的鱼类种质鉴定法. 龙华. 2003
[11]不同饲料蛋白水平下斑节对虾家系生长和存活的比较研究. 姜松,黄建华,林黑着,杨其彬,周发林,邱丽华,苏天凤,江世贵. 2013
[12]牙鲆回交、全同胞近交及其亲本家系的微卫星研究. 王磊,陈松林,田永胜,邓寒. 2011
[13]不同模型估计牙鲆家系间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比较分析. 刘永新,刘海金. 2010
[14]雌核发育牙鲆家系的生长比较和形态分析. 石宇光,刘海金,刘永新. 2010
[15]牙鲆家系亲权鉴定的微卫星DNA标记分析. 刘永新,孙朝徽,王玉芬,刘奕,刘英杰. 2015
[16]牙鲆连续三代抗鳗弧菌病家系的筛选与分析. 王磊,陈松林,张英平,范彩霞,刘洋,田永胜,邓寒,刘寿堂,孙德强,谢明树,李文龙. 2013
[17]大菱鲆选育家系抗鳗弧菌性能. 马爱军,郭建丽,王新安,黄智慧,王婷,商晓梅. 2014
[18]牙鲆抗鳗弧菌病家系筛选及其分析. 徐田军,陈松林,田永胜,王磊. 2010
[19]中国明对虾单个家系中与生长性状相关微卫星标记的初步筛选. 董世瑞,栾生,孔杰. 2014
[20]牙鲆家系4个选育性状的测定与分析. 王磊,胡灿灿,陈松林,田永胜,邓寒,李文龙,谢明树,牛余泽,庞仁谊,赵永伟.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