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大黄鱼增殖放流标志的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林楠;姜亚洲;凌建忠;袁兴伟;杨林林;张辉;黎雨轩;李圣法

专利号: CN201410283245.X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黄鱼增殖放流标志的方法,包括:在放流大黄鱼的育苗池中加入六水合氯化锶,提高育苗池中水体锶离子浓度至0.05~0.10g/L,对日龄为30~40天的仔鱼进行锶标志,标记时间为10天,标志结束后对耳石磨片进行锶元素含量检测。本发明工艺简单,具有稳定性和便利性,可为大黄鱼的增殖放流效果评价提供有效的手段,可用于长期跟踪监测其放流效果,为渔业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中国明对虾增殖放流技术探讨. 李文抗,刘克奉,苗军,乔延龙,王麒麟. 2009

[2]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在大黄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吴利娜,张凝鋆,孙松,袁吉贵,陈佳,李苗苗,林楠,游宇,王伟继,丁少雄. 2021

[3]5种鱼类标志对草鱼临界游泳速度的影响. 俞立雄,段辛斌,陈大庆,罗宏伟,刘绍平,高雷. 2017

[4]应用于中华鲟的Pop-up标志固定方法. 赵峰,庄平,Boyd KYNARD,章龙珍,张涛. 2010

[5]应用弹式卫星数据回收标志技术研究放流中华鲟幼鱼在海洋中的迁移与分布. 陈锦辉,庄平,吴建辉,黄硕琳,刘健,杨吉平,徐嘉楠,郑跃平,赵峰,张涛. 2011

[6]中国明对虾放流对鱼类生态位的影响. 左涛,黄经献,张传涛,王俊,孙坚强. 2023

[7]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放流亲蟹对环境的生理适应. 曹侦,冯广朋,庄平,王慧,王瑞芳,章龙珍. 2013

[8]2006年度绥芬河大麻哈鱼人工繁殖与孵化放流. 赵春刚,陈军,潘伟志,王维坤. 2006

[9]绥芬河驼背大麻哈鱼移殖放流及回归效果的初步研究. 董崇智,赵春刚,齐树海,段广元,解福君,张国财. 1992

[10]绥芬河滩头雅罗鱼孵化放流的初步试验. 董崇智,赵春刚,段广元,齐树海,解福君. 1991

[11]大黄抑制水产致病菌的研究进展. 杨宏亮,黄珂,田珩,王强,王旭峰,古小莉. 2016

[12]野生和养殖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质构、营养和滋味成分差异研究. GUO Quanyou,郭全友. 2018

[13]淡腌大黄鱼腐败细菌鉴定及PLFAs初级模型建立. 郭全友,何木. 2015

[14]中国大黄鱼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分析. 李旭君,岳冬冬. 2019

[15]不同盐度对室内大黄鱼养殖成活率、生长和耳石元素的影响. HUANG Wei-qing,黄伟卿,RUAN Shao-jiang,阮少江,ZHANG Yi,张艺,Ji Cheng-long. 2018

[16]人工鱼礁附着生物在海洋牧场构建中的作用及研究现状. 李真真,关长涛,公丕海,王腾腾,刘超,李梦杰. 2014

[17]莱州湾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及其变化. 张波,吴强,金显仕. 2013

[18]菜州湾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及其变化. 张波,吴强,金显仕. 2013

[19]渤海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主要增殖放流鱼类的资源量变化. 单秀娟,金显仕,李忠义,陈云龙,戴芳群. 2012

[20]许氏平鲇的食物组成及其食物选择性. 张波,李忠义,金显仕.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