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孙修涛;刘坤;王飞久;刘福利;汪文俊;梁洲瑞;马兴宇
专利号: CN201310056710.1
摘要: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低盐刺激法培育大叶藻存在易造成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畸变的问题,提出一种培育大叶藻优质苗株的方法,根据大叶藻种子萌发过程中不同的发育阶段,程序性调节不同的培养条件,可以减小种子萌发过程中的霉变和杂藻的侵扰,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苗株获得方法存在易造成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畸变的缺点。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培育大叶藻可以缩短大叶藻种子的萌发时间,提高萌发率30%-40%,且可以显著增加子叶生长长度2-3倍,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畸变率控制在2%以内,培育成的幼苗叶片厚实伸展、植株健壮,生长速度快。
- 相关文献
[1]桑沟湾大叶藻附着生物的季节变化. 高亚平,方建光,张继红,李峰,毛玉泽,杜美荣. 2010
[2]桑沟湾大叶藻有性繁殖特性的观察研究. 高亚平,方建光,张继红,毛玉泽,杜美荣,刘顶海. 2010
[3]大叶藻生殖枝的室内离体培养及种子早期发育研究. 刘坤,孙修涛,刘福利,王飞久,汪文俊,梁洲瑞,马兴宇. 2013
[4]桑沟湾大叶藻海草床生态系统碳汇扩增力的估算. 高亚平,方建光,唐望,张继红,任黎华,杜美荣. 2013
[5]大叶藻EST-SSR标记开发及其在大叶藻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刘福利,刘坤,王飞久,孙修涛,汪文俊,梁洲瑞,马兴宇. 2013
[6]冬季大叶藻与幼参混养效果的模拟研究. 邢坤,李耕,杨贵福,刘海映,潘玉洲,郑文军. 2012
[7]桑沟湾楮岛大叶藻床区域菲律宾蛤仔的生态贡献. 吴亚林,高亚平,吕旭宁,王晓芹,李凤雪,姜娓娓,王军威,张义涛,蒋增杰. 2018
[8]青岛汇泉湾大叶藻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刘志鸿,董树刚,牟海津,杨永杰,高明君. 1998
[9]大叶藻(Zostera marina)的热值和元素含量(碳、氮、磷)及其相关性. 杨贵福,邢坤,李耕,刘海映,潘玉洲,张力. 2015
[10]大叶藻的生态学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于函,马有会,张岩,原永党. 2007
[11]刺参围堰养殖中大叶藻的生态功能. 高亚平,蒋增杰,房景辉,杜美荣,刘毅,姜娓娓,邹健,方建光. 2016
[12]桑沟湾常见温带海草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 唐望,方建光,高亚平,邹健,吴桃,杜美荣. 2012
[13]山东半岛大叶藻的抽样调查与鉴定. 刘坤,刘福利,王飞久,孙修涛,汪文俊,丁昌玲,梁洲瑞,李涛. 2012
[14]山东半岛大叶藻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刘坤,刘福利,王飞久,孙修涛,汪文俊,丁昌玲,梁洲瑞,马兴宇. 2013
[15]大叶藻居群微卫星遗传多样性研究. 孙典荣,李渊,李文涛,高天翔. 2013
[16]井冈山地区大鲵繁养技术之一:亲本培育技术. 康升云,王海华,冯广朋,郭全友,冯文生. 2020
[17]海蜇苗种培育技术的研究. 陈四清,张岩,王印庚,于东祥. 2004
[18]锯缘青蟹亲蟹选择及培育技术. 夏连军,王建钢,施兆鸿,黄聪年. 2003
[19]镜鲤体重相关分子标记与优良子代的筛选和培育. 孙效文,鲁翠云,曹顶臣,梁利群. 2009
[20]光合细菌和复合微生物制剂在西施舌幼虫培育的应用. 陈素文,陈利雄,吴进锋.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转食饲料对大口黑鲈幼鱼的存活率、抗氧化酶和消化酶活性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作者:马兴宇;唐忠林;陈树桥;周国勤;徐钢春
关键词:大口黑鲈;幼鱼;转食;存活率;抗氧化酶;消化酶;肠道菌群
-
桑沟湾海带单绳式养殖模式的初步研究
作者:严瑾;房景辉;王仁杰;汪文俊
关键词:海带;养殖模式;单绳平挂;宜机化;生长
-
水深对铜藻光合作用、营养组成和氮磷吸收的影响
作者:孟沛艺;房景辉;王强;汪文俊
关键词:铜藻;水深;营养盐;体成分组成
-
海带孢子囊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结构与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作者:刘义;梁洲瑞;张朋艳;袁艳敏;吴宇坤;段茂宏;刘福利;戴宏亮
关键词:海带;孢子囊;发育过程;形态结构;生理生化
-
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对巨藻在我国适生情况的分析
作者:李宝贤;李国梁;姚海芹;申欣;鲁晓萍;梁洲瑞;刘福利;张朋艳;汪文俊
关键词:巨藻;MaxEnt;ArcGIS;适生区域
-
干露胁迫对鼠尾藻生理生化影响的研究
作者:袁艳敏;刘福利;梁洲瑞;张朋艳;刘义;郑言鑫;张海宁
关键词:鼠尾藻;干露胁迫;失水率;叶绿素荧光参数;生化特性
-
海带晚熟杂交品种孢子囊形成的条件优化
作者:刘义;梁洲瑞;张朋艳;袁艳敏;吴宇坤;刘福利;戴宏亮
关键词:海带;孢子囊;杂交品种;海带养殖;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