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科立特农科(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绿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剑华;陆瑞菊;王亦菲;陈志伟;何婷
专利号: CN200910200607.3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麦类作物耐低氮性状改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小孢子离体培养的胚状体诱导、胚状体的分化培养阶段分别给予有机氮的低氮胁迫筛选,获得再生植株。本发明的单倍体细胞水平有机氮低氮胁迫筛选所获得耐低氮性提高的再生植株的所有性状可以一次性纯合,提高了耐低氮育种的效率。本发明实施方法简便,易于掌握,整个筛选过程都在实验室完全一致的可控条件下进行,使结果真实可靠。
- 相关文献
[1]低氮条件下NaCl浓度对大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徐红卫,刘成洪,郭桂梅,郭慧敏,何婷,陈辉,杨邦伟,许如根. 2024
[2]水稻多亲本导入系聚合派生群体对干旱和低氮选择响应的初步定位研究. 杜兴彬,徐小艳,童汉华,冯芳君,吴金红,罗利军,梅捍卫. 2010
[3]大麦苗期耐低氮性研究. 陈志伟. 2018
[4]低氮胁迫下大麦谷氨酰胺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陈志伟,陆瑞菊,王亦菲,何婷,杜志钊,高润红邹,磊单,丽丽,黄剑华. 2010
[5]源于大麦F_1小孢子氮胁迫培养自交一代的耐低氮性评价. 徐红卫,陆瑞菊,刘成洪,郭桂梅,何婷,高润红,李颖波,胡翰彤,黄赛华,方春燕,马运涛,黄剑华. 2015
[6]作物耐低氮的相关生物学研究进展. 李梁,黄剑华,陈志伟,杜志钊,高润红,邹磊,何婷. 2012
[7]不同地区大麦品种苗期耐低氮性及聚类分析. 李梁,杜志钊,高润红,刘成洪,陈志伟,黄剑华. 2013
[8]不同基因型大麦苗期耐低氮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陈志伟,邹磊,陆瑞菊,王亦菲,何婷,杜志钊,张艳敏,黄剑华. 2010
[9]不同基因型大麦苗期对低氮胁迫的生物学响应. 陈志伟,何婷,陆瑞菊,王亦菲,邹磊,杜志钊,单丽丽,何烨,黄剑华. 2010
[10]作物连作障碍中的它感作用. 吕卫光,张春兰. 1999
[11]植酸酶的生物技术改良及应用. 朱连龙,熊爱生,管帮超,高峰,付晓燕,彭日荷,姚泉洪. 2008
[12]在PPT课件中插入Flash动画的几种方法. 李琼玉. 2009
[13]一种利用流式细胞术鉴定梨倍性的方法. 王晓庆,骆军,施春晖,张学英,奚晓军,徐芳杰. 2014
[14]鲜肉保鲜技术的动向. 彭丽英,苗耀先,黄润全. 2002
[15]臭氧氧化-苦草深度处理猪场废水对无机营养盐的去除效果初探. 王俊力,陈桂发,刘福兴,宋祥甫,邹国燕. 2016
[16]基于敏感波段的小麦冠层氮含量估测模型. 杨宝华,陈建林,陈林海,曹卫星,姚霞,朱艳. 2015
[17]不同规格生态沟渠对排水污染物处理能力的研究. 刘福兴,王俊力,付子轼. 2019
[18]基于ASI法的滨海滩涂地水稻土壤有效氮、磷、钾丰缺指标. 魏义长,白由路,杨俐苹,林昌华,姚政,罗国安,徐四新,宋韦,朱春梅. 2008
[19]不同氮钾用量对设施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诸海焘,徐四新,余廷园,林天杰,范红伟. 2016
[20]梦清园人工湿地芦苇的氮磷和生物量动态及其适宜收割期的研究. 吴淑杭,徐亚同,姜震方,周德平,凌云.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近十年国内外藜麦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作者:张述伟;宗营杰;黄琳丽;何婷;刘成洪;徐红卫;郭慧敏
关键词:藜麦;文献计量学;研究热点;发展趋势
-
高β-葡聚糖高膳食纤维糯青稞新品种-甘垦糯3号
作者:张想平;陆瑞菊;王蕾;刘成洪;王士军;徐也;张燕;赵海鹏;蔡小斌;张自强;马树琳;唐辉春
关键词:
-
低氮条件下NaCl浓度对大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徐红卫;刘成洪;郭桂梅;郭慧敏;何婷;陈辉;杨邦伟;许如根
关键词:大麦;新品系;耐盐;低氮;氮素吸收利用
-
富硒大麦苗培育方法的研究
作者:杨邦伟;黄琳丽;张述伟;宗营杰;李颖波;陆瑞菊;刘成洪
关键词:大麦苗;纳米;单质硒;配施方式;富硒
-
裸大麦地方品种苗期耐盐性筛选和鉴定指标研究
作者:刘世森;杨华;郭珍珠;冯世纪;张述伟;郭桂梅;周龙华;刘成洪;杜志钊;陈志伟
关键词:裸大麦;耐盐性;干质量;w(Na+)/w(K+)
-
‘上海双棱扁’大麦种子紫色色素以及脂质组分的研究
作者:赵慧燕;周龙华;刘成洪;李锦斌;黄剑华;陆瑞菊
关键词:紫籽大麦;表儿茶素;脂质组学;液质联用;HvTTG1
-
源于空间诱变的大麦纯合突变体的氮素吸收利用评价
作者:徐红卫;高润红;郭桂梅;李静;黄琳丽;张述伟;陈志伟;陆瑞菊;李颖波;刘成洪
关键词:大麦;空间诱变;小孢子培养;氮素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