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周丽慧;陈涛;张亚东;朱镇;赵庆勇;赵凌;姚姝;赵春芳;王才林
专利号: CN201510533767.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优良食味水稻稻米透明度的加工方法,将含水量低于14.5%的优良食味稻谷放入稻谷着水混合机内;根据加工稻谷的实际含水量和保持透明度的最佳含水量,计算单位着水量值,以此调节稻谷着水混合机的自动喷水装置,使其向不断上下左右翻滚的低水分稻谷的表面进行均匀喷水,并搅匀混合;将着水稻谷储存24 h,使稻谷表面附着的水分充分渗透到谷壳和糙米内部,实现水分的再分配,最后达到稻谷加工所需的最佳含水量,即可进入砻谷、碾米等后续大米加工工序。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稻谷加工水分含量,显著提高了优良食味水稻的透明度,使其具有和普通优质大米竞争的外观品质;该加工方法也保证了稻谷的安全贮藏。
- 相关文献
[1]水稻高脂肪含量资源筛选. 陈庭木,邢运高,孙志广,方兆伟,王宝祥,刘艳,徐大勇. 2020
[2]江苏省水稻食味改良育种研究进展. 陈静. 2015
[3]水稻早世代稳定特性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方兆伟,樊继伟,钟环,陈庭木,卢百关,秦德荣,徐大勇. 2007
[4]不同加工方式对熟制克氏原螯虾冷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孔金花,温丽敏,诸永志,葛庆丰,卞欢,闫征,徐为民. 2022
[5]加工方法对马铃薯食品多胺含量与组成的影响. 吉晓佳,张大栋,刘友良,於丙军. 2004
[6]稻-草-禽(渔)——水乡生态农业发展之评述. 黄开红,朱普平. 2000
[7]提高草莓种子发芽率的研究. 霍恒志,糜林,李金凤,万春雁,陈雪平. 2012
[8]从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视觉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袁春新,唐明霞,沈锦根,薛晨霞. 2007
[9]绿色食品及有机仪器稻米生产的技术途径. 施德堂. 2001
[10]水和调理剂对杏鲍菇工厂化栽培二次出菇影响的研究. 谈峰,张健,李敏,李玉娟,王莹,许建民. 2015
[11]杏鲍菇产量与培养料养分含量的关系. 谈峰,张健,王莹,李敏,李玉娟,许建明. 2016
[12]溶剂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体和土壤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 王亚,肖霞霞,杨云,黄博闻,陈小龙,孙星,程金金,葛静,宋立晓,余向阳. 2023
[13]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鮰鱼、底泥、水体中18种多氯联苯. 赵玲,周蓓蕾,沈燕,董文斌,张迪骁,刘贤金,张存政. 2017
[14]利用SSR标记和表型性状聚类分析食味优良粳稻多样性. 李金州,朱镇,张亚东,赵凌,王才林. 2009
[15]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策略探讨. 景德道,林添资,刁立平,钱华飞,盛生兰,巫章平. 2009
[16]粳稻武育粳3号优质食味特性形成原因分析. 徐大勇,金军,杜永,胡曙鋆,方兆伟,朱庆森. 2006
[17]第十三届粳稻发展论坛之15'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结果报告. 孙雅君,孟庆虹,王才林,李振宇,卢淑雯. 2015
[18]中日优良食味粳稻品评结果报告. 孙雅君,河野元信,李振宇,王才林,卢淑雯,严松. 2016
[19]第十一届粳稻发展论坛之13'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结果报告. 孟庆虹,孙雅君,王才林,李振宇,卢淑雯,张志宏. 2013
[20]不同食味粳稻品种稻米蛋白质相关性状与食味的关系. 李金州,田孟祥,王才林.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