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双粒突变体提高杂交水稻繁种、制种效率的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张小明;叶胜海;祁永斌;陆艳婷;熊立东

专利号: CN200710070955.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双粒突变体提高杂交水稻繁种、制种效率的方法,属于水稻育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1)水稻(Oryza Sativa)突变体种质资源“浙粳22-双粒”CGMCC NO.2081的育成;(2)双粒不育系的育成;(3)双粒不育系与恢复系的配组制种等步骤。本发明以“浙粳22-双粒”为亲本,与现有三系杂交水稻的不育系或保持系所育成的双粒不育系,分别与其保持系或恢复系杂交,所结的不育系种子或杂交水稻F1代种子均为双粒,比现有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繁种与制种可降低生产成本(含仓贮和运输)20%以上,达到了提高杂交水稻的繁种、制种效率的目的,为我国杂交水稻的可持续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 相关文献

[1]协优9516亲本的生育特性初步观察. 董文其,章志兴,石守鋆,徐骥冀,王建军,董彦君. 2000

[2]水稻-大麦长期轮作体系钾肥效率及土壤钾素平衡. 唐旭,计小江,李超英,吴春艳,杨生茂,刘玉学,吕豪豪,陈义. 2014

[3]氯化钠对γ辐射诱发水稻M_2代突变的修饰效应. 赵孔南,王彩莲,慎玫,徐刚,陈秋方. 1990

[4]水稻无叶枕基因克隆及应用研究. 许永汉,彭建斐,邓敏娟,吴学龙,鲍烈明,陈锦清,金卫. 2010

[5]秋水仙素诱发水稻早熟效应的遗传分析. 蔡国海,严文潮,曹欣. 1992

[6]水稻9311及其突变体响应白叶枯病菌的活性氧变化. 王涛,胡海涛,张小明,王长春,张维林,严成其,杨玲. 2014

[7]航天技术在水稻诱变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王俊敏,魏力军,骆荣挺,张铭铣,孙野青,徐建龙. 2004

[8]早籼突变体稻米品质变化的研究. 吴关庭,刘庆龙,王贤裕,吴国泉. 2002

[9]一个新的水稻半矮化小穗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汪庆,汪得凯,陶跃之. 2011

[10]突变体间接利用育成中熟早籼新品种辐8970. 吴关庭,王贤裕,骆倩,周志远,金卫,李培红,董仲玉. 1996

[11]水稻双剑叶突变体的表型、遗传分析及BR应答. 祁永斌,杨卫兵,叶胜海,刘合芹,金庆生,何祖华,张小明. 2012

[12]空间诱变水稻大粒型突变体的遗传育种研究. 徐建龙,王俊敏,骆荣挺,张铭铣,蒋兴村,李金国. 2002

[13]空间诱变育成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水稻突变体浙101. 严文潮,孙国昌,徐建龙,俞法明,毛雪琴,金庆生. 2004

[14]水稻鸟嘴状颖壳突变体bsg1的稻米品质特性研究. 叶胜海,周涯,陆艳婷,翟荣荣,金庆生,张小明. 2015

[15]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的初步研究. 郝中娜,张红志,陶荣祥. 2007

[16]浙江省水稻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吴关庭,王贤裕,同志远,骆倩,孙漱芗,金卫. 1995

[17]富含抗性淀粉水稻突变体的淀粉特性. 杨朝柱,李春寿,舒小丽,张志转,张磊,赵海军,马传喜,吴殿星. 2005

[18]水稻雌性不育突变体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 高荣村,姜程曦,魏晓星,陆金根,李金军. 2009

[19]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水中克百威的研究. 朱国念,吴慧明,杨挺,吴刚,胡秀卿. 2004

[20]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水中农药残留. 寿林飞,陈志民,虞淼,梁赤周.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