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海水螺类幼苗中间培育装置

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唐保军;归从时;王慧;来琦芳;周凯;么宗利;应成琦

专利号: CN200920211378.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水螺类幼苗中间培育装置,包括圆形培养桶、喷淋装置、砂质培养底质、筛绢网、支架、出水管、水泵、砂滤罐组成,桶底部PVC管为支架,板上钻孔,再覆以筛绢网,放置细砂作为培育底质,喷淋加水,桶底部的水泵入砂滤罐内,过滤后进入桶上部喷淋装置,形成循环。本实用新型保证水质的稳定性,使苗种不受外界环境或病害的干扰,可提高单位水体的出苗量。

  • 相关文献

[1]人为营养物质输入对汉丰湖不同营养级生物的影响——稳定C、N同位素分析. 李斌,王志坚,金丽,江星,徐丹丹,刘晓蕾,陈大庆,张耀光. 2012

[2]黑蝶贝苗种中间培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陈明强,李有宁,郭华阳,严俊贤,吴开畅,张殿昌,王雨. 2016

[3]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Bloch)中间培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王建钢,乔振国,于忠利. 2008

[4]鞍带石斑鱼印Epinephelus lanceolatus(Bloch)中间培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王建钢,乔振国,于忠利. 2008

[5]方斑东风螺苗种中间培育试验. 吴进锋,张汉华,梁超愉,陈利雄,陈健光. 2004

[6]西施舌苗种的中间培育. 吴进锋,张汉华,梁超愉,陈健光,陈素文. 2004

[7]关于锯缘青蟹Scylla serrara(Forskal)苗种中间培育(Intermediate Rearing)技术的探讨. 王建钢,于忠利,左振德. 2004

[8]泥螺人工杂交育苗及中间培育技术. 朱善央,吴杨平,沈和定,陆锦天,顾邦祥,袁建冲,沈卫飞. 2008

[9]青蛤中间培育技术研究. 李树国,陆锦天,朱善央. 2006

[10]轮虫高密度循环水培育装置的研究. 宋德敬,王秉心. 2005

[11]国内外拖网减少副渔获物的研究进展. 陈晓雪,黄洪亮,陈雪忠. 2007

[12]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海水悬浮颗粒物中的8种典型脂溶性藻毒素. 王艳龙,陈军辉,高莉媛,王帅,郑晓玲,孙承君,王小如. 2016

[13]Mg(OH)_2共沉淀和直接稀释联用ICP-MS法准确测定海水中的多种常量-微量元素. 刘伟,宋金明,袁华茂,李学刚,李宁,段丽琴. 2017

[14]近海海水和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价——以海南新村港为例. 巩慧敏,刘永,肖雅元,李纯厚. 2018

[15]海水抽水蓄能电站防污方案研究. 陈满,彭鹏,麻建超,刘超,段继周,黄彦良. 2018

[16]汉沽养殖区海水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危险评价. 韩现芹,陈春秀,贾磊. 2016

[17]不锈钢在海水中的腐蚀行为研究进展. 韩小康,覃明,李佳润,王伟,李言涛,侯保荣. 2017

[18]Q235钢在海洋铁细菌作用下的腐蚀行为研究. 牛艳,林振龙,林国基,方雁雄,陈海燕,陈丕茂,余景. 2014

[19]偶氮氯膦(Ⅲ)光度法测定海水及对虾体内稀土总量的研究. 辛福言,袁有宪,曲克明. 1997

[20]海水中铋(Ⅲ)的微分电位溶出分析. 袁有宪,曲克明,张渡溪.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