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王海涛;郑岩
专利号: CN201721665286.0
摘要: 一种鱼类毒理实验装置。随着国家工业化的不断进步,大量的工业废水排放到河流湖泊中,使河水严重污染,既造成水中鱼类的毒性积累,无法食用,又对人类的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通过鱼类毒性实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水体的综合污染状况以及污染物的联合毒性。一种鱼类毒理实验装置,其组成包括:外缸体(1)、实验缸体(2)和辅助缸体(3),外缸体内设置有一组实验缸体,实验缸体内套入有辅助缸体,外缸体内侧的底部通过玻璃胶与实验缸体的侧面玻璃板呈垂直结构粘合,使实验缸体和外缸体共用同一底面,辅助缸体和实验缸体的顶端均为敞开口,实验缸体顶部边缘低于辅助缸体的顶部边缘。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鱼类毒理实验装置。
- 相关文献
[1]含甲烷水合物沉积物电–声响应特性联合探测:装置开发与实验研究. 邢兰昌,祁雨,朱泰,陈琳,刘昌岭,孟庆国,刘乐乐. 2018
[2]有益微生物在暗尾东方?纯养殖中应用的研究. 陈家长,胡庚东,吴伟,瞿建宏. 2004
[3]尼罗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分析比较.. 白俊杰,马仲波. 1987
[4]微型叶轮桨的节能与助推效果的验证试验. 陈次颖. 1993
[5]咸水水质对刀额新对虾生长的影响. 王慧,来琦芳,王建钢,房文红. 2004
[6]江蓠方便食品的加工工艺及毒理的研究. 李来好,李刘冬,杨贤庆,吴燕燕,刁石强,陈培基,薛长湖. 2003
[7]海星黄酶解液功效的初步研究. 滕瑜,刘从力,赵斌,王彩理. 2012
[8]水产品中溴氰菊酯的风险评估(一). 覃东立,牟振波,陈思,张芳梅,吴松. 2012
[9]刺参育苗系统中的敌害生物——玻璃海鞘的药物杀除试验. 周书珩,王印庚,李胜忠,荣小军,李娟,陈霞. 2009
[10]3种藻类膳食纤维的功能及毒理评价. 李来好,杨贤庆,陈培基,吴燕燕,刁石强,徐泽智. 2000
[11]物种进化与鱼类育种的发展. 龙华. 2003
[12]化学抗生素对鱼类的毒性和残留效应. 甘居利,李娟. 2010
[13]鱼类转铁蛋白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前景. 龙华. 2004
[14]天然河道中鱼类对水深、流速选择特性的初步观测——以长江江口至涴市段为例. 杜浩,班璇,张辉,危起伟,陈大庆. 2010
[15]鱼类性别遗传标记研究进展. 高风英,卢迈新,黄樟翰. 2004
[16]鱼类实验动物研究概况及在水产动物病害研究上的应用. 窦海鸽,黄健,王秀华,范文辉. (Mis
[17]第七节鱼类主要消化酶研究进展. 李希国,上海水产大学,李加儿,区又君. (Mis
[18]鱼类低氧适应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Zhang Bo,张博,Song Wenping. 2012
[19]长江口口门区潮下带水域鱼类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 ZHANG Heng,张衡,LUO Minbo. 2013
[20]鱼类下丘脑增食欲素(Orexin)研究进展. 刘滨,雷霁霖,刘新富,孟振,洪磊.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