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张庆利;黄倢;宋晓玲;刘莉
专利号: CN200910017895.9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现场快速高灵敏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检测试剂盒包括:采样管、内装蒸馏水的漂洗管、内装TE缓冲液的核酸变性管、内装扩增反应液和核酸染料的扩增检测管、阴性对照管、阳性对照管、FTA膜片及其快速干燥液等。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具有比普通PCR检测方法更高的特异性、灵敏性和便捷性,并且成本非常低,无毒,安全,使用方便,检测更准确、快速,且灵敏度极高,可以替代已有的相关检测方法如病理切片法、电镜观察法、抗体检测法和PCR检测法。本发明的检测试剂盒和检测方法不仅可在室内的实验室使用,也可在野外的生产现场使用,对加强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的流行病学监测和疾病防控意义重大,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相关文献
[1]同时检测两种对虾病毒和4种弧菌的同步PCR方法的建立. 许拉,黄使,戈蕾,杨冰. 2008
[2]对虾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ELISA快速检测. 史成银,黄倢,宋晓玲. 1999
[3]水产品肌肉组织中氯霉素残留量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李荣,徐进,艾晓辉,邹世平,伍刚,王鹏. 2006
[4]水产品肌肉组织中氯霉素残留量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李荣,徐进,艾晓辉,邹世平,伍刚,王鹏. 2006
[5]“克毒丹”和“虾丹特”提高斑节对虾成苗率的初步探讨. 周文坚,陈毕生,翁雄. 1999
[6]对虾病毒病的研究现状. 雷质文,黄倢,杨冰,王尚资,俞开康. 2000
[7]单克隆抗体酶联合免疫技术检测对虾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的病原及其 …. 于佳,王秀华. 1995
[8]斑节对虾虾苗活力检测方法. 杨其彬,李晓兰,孙苗苗,温为庚,黄建华. 2010
[9]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的流行病学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杨冰,宋晓玲,黄倢,雷质文. 2005
[10]核酸斑点杂交分析法检测对虾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HHNBV). 史成银,宋晓玲,黄倢,杨丛海. 1999
[11]肝胰腺细小病毒(HPV)PCR检测及流行情况调查. 刘天齐,杨冰,刘笋,万晓媛,王秀华,黄倢. 2014
[12]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滚环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王勤涛,张庆利,杨昊霖,刘天齐,刘笋,杨冰,黄倢. 2014
[13]海参疾病学研究进展. 张春云,陈国福,徐仲,闫培生,王印庚. 2011
[14]3种来源的野生斑节对虾携带病毒情况调查. 杨丽诗,黄建华,孙苗苗,周发林,杨其彬,温为庚. 2011
[15]疑患EMS/AHPNS对虾中检出黄头病毒的一种新株型. 刘群,黄倢,杨昊霖,杨冰,刘笋. 2014
[16]青蛤Cylina sinensis(Gmelin)幼苗快速生长的探讨. 杨星星,沈茂斌,于业绍. 2004
[17]虾肝肠胞虫(EHP)现场快速高灵敏度检测试剂盒的性能评价研究. 李英瑕,徐婷婷,刘爽,万晓媛,张庆利. 2022
[18]冰生消过程体系导热系数动态变化特性. 孙始财,于得津,刘昌岭,张勇,孟庆国. 2018
[19]基于LabVIEW的数字信号生成在渔船通导设备测试中的应用. 陈寅杰,石瑞,曹建军,郑熠. 2011
[20]渔船系柱拖力与轴功率同步测试及其效果初探. 傅荫悫.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生物安保保障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回顾与展望
作者:董宣;黄倢
关键词:生物安保;水产养殖;疫病防控;绿色发展
-
2022-2023年虾类传染性肌坏死病毒(IMNV)流行情况调查
作者:徐瑞东;夏继涛;李萍;余星潼;姚亮;李文强;贾田畅;张庆利
关键词:传染性肌坏死病毒(IMNV);流行病学;TaqMan RT-qPCR;组织病理;组织原位杂交
-
罗氏沼虾神经细胞的原代培养及其在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黄笑;王国浩;董宣;唐琼英;段虎;杨国梁;黄倢
关键词:罗氏沼虾;神经细胞;原代培养;传染性早熟病毒
-
2021-2022年我国沿海养殖虾类中虾肝肠胞虫(EHP)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余星潼;万晓媛;贾田畅;夏继涛;徐婷婷;姚亮;赵文秀;张庆利
关键词:虾肝肠胞虫(EHP);流行病学调查;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TaqMan qPCR);组织病理
-
2021-2022年虾类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流行情况调查
作者:赵文秀;万晓媛;夏继涛;姚亮;徐瑞东;王伟;余星潼;张庆利
关键词:对虾病毒性偷死病(VCMD);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Taq 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流行病学
-
opaR基因缺失对AHPND致病菌生物学特性及毒力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
作者:王利莹;董宣;王国浩;王德浩;谢景媚;罗婧斐;王显伟;黄倢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opaR基因;生物学特性;Ⅳ型分泌系统;水平转移
-
噬菌体防治副溶血弧菌感染研究进展
作者:李文馨;许华;黎睿君;董宣;黄倢
关键词:噬菌体;副溶血弧菌;抗生素替代品


